金羊网

苏丹红再现化妆品中!速查你的护肤品是否含这3种原料

金羊网 2025-10-24

“大牌化妆品竟含苏丹红?”“不是都禁用 20 年了吗?” 近期,第三方测评机构 “老爸评测” 的一段检测视频,让美妆行业陷入安全争议漩涡。视频显示,其实验室在一款肉色护肤品中检出匹配度 94.5% 的苏丹红成分,且该成分未标注在配料表中。追溯发现,违禁成分疑似来自含鳢肠提取物等物质的复合原料组。据悉,涉事原料供应商或为新加坡康博公司,而苏丹红作为已被禁用20余年的3类致癌物,其重现不仅引发消费者恐慌,更暴露出化妆品供应链管控的深层问题。目前,多家涉事品牌虽已回应,但检测结果迟迟未出,行业安全防线如何筑牢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苏丹红”违禁成分暗藏原料组

第三方测评机构 “老爸评测” 近期发布的一段检测视频显示,该机构实验室在一款肉色护肤品中意外筛查出苏丹红成分,匹配度高达 94.5%,而产品配料表中并未标注该成分。顺着成分线索追溯,检测人员发现违禁成分疑似来源于一款包含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和辣木籽油的复合原料组,该原料组与多款涉事产品的成分表高度吻合。

为验证推测,实验室专门采购该原料组送检,结果检出高浓度苏丹红,含量高达 1170ppm。随后,“老爸评测” 对添加该原料组的多款化妆品进行全面买样检测,最终确认所有样品均含有苏丹红 Ⅳ,含量区间在 435-1982ug/kg。

添加苏丹红Ⅳ的原料供应商虽在视频中被打码,但经网友扒皮,是一家注册地为新加坡的化妆品原料公司康博(Campo Research(S)Pte. Ltd.)。该公司专注天然植物功能性活性化妆品成分的研发,而天然植物成分存在稳定性差、易褪色等问题,鉴于这一特性,老爸评测推测“可能偷偷往里面加人工色素”,导致众多品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问题原料。

针对网友提出的“配方表中含这三种原料是否就意味着含苏丹红”的疑问,“老爸评测”于10月22日发布视频补充解释:这三种成分并非单独使用,而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原料组,品牌方采购的正是这个成品原料组;同时,原料组中的鳢肠提取物在化妆品中极不常用,“因此产品成分表中同时出现这三种成分,大概率是使用了涉事的问题原料组”。

苏丹红到底有多危险?

公开资料显示,苏丹红并非化妆品或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工业染料,属于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分为 Ⅰ、Ⅱ、Ⅲ、Ⅳ 四种类型。从化学特性来看,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萘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人体长期接触可能造成肝脏、肾脏等器官损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归为3类致癌物。

我国对苏丹红的管控早已明确且严格。早在 2003 年,该类物质就被全球范围内禁止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领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1 年发布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第 431 号,明确将苏丹红 Ⅳ(着色剂 CI 26105)列为禁用组分。与此同时,《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国家标准也专门制定了苏丹红的检测方法,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行业专家强调,化妆品中无论何种途径引入苏丹红,都违反了行业监管规定,必须严肃追责。

多家涉事品牌回应

尽管“老爸评测” 在视频中对品牌进行模糊处理,但网友仍通过成分表比对、产品特性分析,锁定了多款涉事产品,涵盖国内外多个美妆护肤品牌,包括科颜氏姜叶秋葵紧致修护睡眠面膜、farmacy植萃美肌苹果卸妆膏、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且初无花果焕颜卸妆膏、听研琉光恒采胶原次抛精华液、chillmore且悠角鲨烷香氛精华油、后拱辰享水沄眼部精华霜、NARS夜间修护霜、AHC果冻小蓝瓶防晒等。

争议发酵后,涉事品牌陆续作出回应。

科颜氏旗舰店客服回应称,正规授权渠道销售的产品均符合法律法规,消费者可放心使用,未提及送检计划;Farmacy海外旗舰店客服则直接提供涉事产品成分表,并表示“产品符合备案标准,放心使用”,同样未回应检测需求。

玉容初明确表示已关注到舆情,第一时间将产品送检;且初旗舰店客服表示产品均持有安全检测报告,但针对苏丹红质疑紧急启动专项检测,重点核查是否含有苏丹红成分;chillmore 且悠则强调将排查供应商是否存在违规添加行为,承诺检测报告出具后及时反馈。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则全网下架,天猫旗舰店客服回应称:“公司已对相关原料供应商启动严格审查。在此期间,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决定暂停相关产品的销售。”

行业反思:供应链 “灰色地带” 亟待破解

“此次风波暴露的不仅是单一原料问题,更是供应链管控的系统性漏洞。”涉事复合原料组来自海外企业,这类包含多种成分的复合原料,因成分构成复杂、披露程度有限,常成为监管盲区。一位资深化妆品配方工程师进一步解释,复合原料组可能包含成百上千种物质,品牌方受检测成本、技术能力限制,难以实现全成分筛查;加之苏丹红不在化妆品常规检测类目内,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中根本无从体现这一风险,形成典型的 “灰色地带”。

针对这一问题,业内人士提出明确建议:品牌方需强化供应商筛选机制,建立分级审查制度,尤其要加强对天然色素、植物提取物等易出问题原料的质量把控,推动供应链信息透明化;监管部门则应扩大化妆品常规检测名录,将苏丹红等禁用物质纳入强制筛查范围,同时加大市场抽查力度,对违规添加、隐瞒风险的企业从严处罚,切实筑牢化妆品安全防线。

截至目前,涉事原料商Campo Research Pte Ltd官网目前已无法访问。而其在中国的两家代理商——上海乾飞化工有限公司与广州荣道化工有限公司,官网上仍可检索到涉事原料信息。多数品牌的检测结果尚未公布,部分涉事商品仍在电商平台正常销售,羊城晚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文|记者 汪海晏

图|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