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从“流量枢纽”到“生活首站”,广东入境游正式发起“全球进阶挑战”

金羊网 2025-10-24

昨夜,广州塔为“发现精彩广东”点亮。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携程集团与Tripadvisor猫途鹰联合承办的广东入境游全球宣推启动仪式正式启幕。

这场全球宣推盛典,不光是一场仪式,更可看作广东文旅向新阶段跃升的一次系统性宣言。

其背后释放一组强烈信号:广东入境游正从依靠资源禀赋的“自然生长”,转向一场顶层设计驱动、旨在重塑全球旅游格局的“主动进击”。

系统作战:“湾区未来感”与“岭南烟火气”无缝嫁接

从签到区的机械醒狮、互动区的即时退税体验,到环绕嘉宾的八项岭南非遗展示,启动仪式上,每一处环节都透露出广东文旅推广的设计巧思。

这些充满“仪式感”的细节,是广东向世界传递的核心讯息:这里既有前沿便捷的服务体系,更深植着值得触摸、品味的文化厚度。

在文旅观察者看来,将“湾区未来感”与“岭南烟火气”无缝嫁接的能力,正是广东区别于其他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独特优势。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李军教授直言:“这种立体举措不是零散的推广,而是将产品创新、政策支持和事件营销深度融合。”在他看来,此举标志着广东文旅营销正式进入“系统作战”的新阶段。

当前,政策涵盖的签证便利化、支付体验优化、多语言服务提升等关键环节,共同构建起广东入境旅游发展的系统性支撑框架。

无论是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还是近日发布的23条入境旅游便利化新政,都显示出广东正致力于打通从“想来”到“好来”到“再来”的入境全链条体验堵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程多站”让入境游客能轻松串联起粤港澳多元文化——从广府韵味到国际都市风范,形成强大的综合吸引力。“这种区域协同效应,放大了广东作为门户和集散地的功能,为行程设计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丰富度。”李军指出。

广东“生活首站”的底气:真实、立体、可触摸的中国样本

广东提出打造“入境游客体验中国生活首站”愿景,其底气来自2025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超393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8亿元的亮眼数据,更来自这里难以复制的“生活质感”。

“来广东不仅是游风景名胜,更是一种沉浸式的、充满张力的生活体验。”李军教授对此有深刻见解:从清晨茶楼的热气蒸腾到深夜食肆的烟火缭绕,从千年商都的历史沉淀到湾区科创的时代脉搏,广东呈现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中国。这种基于日常生活的强大魅力,超越了任何精心编排的旅游线路。

为强化这一特质,广东此次特邀数百位国际旅行商和旅游达人实地体验。他们所分享的“常新”体验,将成为城市动态活力的最佳佐证。

李军教授评价道:“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口碑营销,更搭建了长期的合作桥梁,让广东文旅的‘软实力’通过人际传播辐射全球。这种‘请进来’的策略比单向广告更具说服力和可持续性。”

商旅融合:“广交会+”模式的延伸与实践

广交会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已成为广东入境游的重要引擎。几天前广交会一期闭幕之际,广之旅宣布完成多个入境商旅团组接待任务,展现了广东“商贸+旅游”融合的独特优势。

据了解,本届广交会期间,该社接待入境游客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10%,客源主要来自中东、东南亚、中亚和南美等新兴市场,印证了广东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

作为本地龙头旅游企业,广之旅的创新实践更具启示意义:将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纳入行程,推动“旅游+购物”深度融合;组织客商参与“海丝文旅周”,体验非遗展演与商贸促销的有机结合;安排前往美博城,打造“永不落幕的美博会”……“文化+购物+商贸”的一体化模式,与李军教授强调的“推动文旅、交通、商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

一位来自巴西的采购商表示:“原本只是来参加广交会,没想到广州的城市文化和生活体验如此丰富,这让我对中国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商业层面。”

记者从广之旅了解到,随着第四季度商旅入境旺季的到来以及国际航线的进一步恢复,预计来自免签国家的客源将在年底实现显著增长。

除针对特定免签国家的深度游产品外,该社正积极推动“广州中转免费一日游”服务升级,打造“地铁+门票”碎片化产品等,以求进一步覆盖多样化、个性化的入境旅行需求。

 广之旅供图

未来挑战:从“资源聚合”到“体验共创”

当前入境游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是游客需求的深刻变化。当外国游客对中国太极、打香篆、旅拍、Citywalk等特色体验大加赞赏,揭示了新一代入境游客的期待:不是标准化的旅游服务,而是能够触摸当地文化脉搏的深度体验。对拥有丰富岭南文化资源的广东而言,这正是将“烟火气”转化为高价值旅游产品的契机。

在李军看来,要实现“首站”目标,必须在“生活化体验”上深度着力。“当前旅游产品尚需超越景点罗列,转向更具交互性的深度融入。关键在于将‘观看’变为‘参与’,让游客不是旁观者,而是短暂的生活体验者。”

为此,他建议开发更地道的广府文化工作坊、开放更具特色的社区,让境外游客“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助力其“从过境打卡变为深度体验”。

诚然,这绝非文旅部门一己之力可成。它要求城市作为整体作出回应——从交通枢纽的多语言服务到街头巷尾的便捷支付,从公共空间的国际化标识到社区环境友好度的提升,再到鼓励更多中小型市场主体(如独立设计师店、私房菜馆、文创工作室)融入旅游生态。

“最终目标,是让整个广东成为一个热情好客的‘大客厅’,让每一位入境游客在无意间便能‘做一回当地人’。”李军说。

当外国游客不仅能来广东做生意、逛景点,更能像“老广”一样喝茶、走巷、体验岭南文化,广东才能真正成为他们“体验中国生活的首站”。这既是广东入境游的未来,更是中国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关键一步。

文|记者 刘星彤

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