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65年的姐姐、找了45年的儿子,今年中秋都回家了! | 一周警报
失散65年的双胞胎妹妹
45年前被抱走的儿子
分别30余年的女儿
今年中秋节都回家了!
近日,在多地警方不懈追寻下
借助人像比对等技术
突破时空限制找到分离多年的亲人
让一个个家庭人月两团圆
全国——
内蒙古:三十载牵挂,中秋节前圆梦
10月2日,玉泉区公安分局昭君路派出所迎来了特殊的访客——从巴彦淖尔赶来的郑先生夫妇,身后跟着大女儿、二女儿和四女儿一家,三代人怀揣着三十余年的牵挂,只为寻找当年无奈送养的三女儿。
三十多年前,迫于生计压力,郑先生夫妻忍痛将刚出生的三女儿送给呼和浩特的一个家庭抚养。岁月流转,家境日渐宽裕,那份深埋心底的愧疚与思念却愈发浓烈。“总想亲口说声对不起,补回这些年的亏欠。” 郑先生的话语里满是期盼。经多方打听,他们只拼凑出女儿郝女士的姓名和模糊住址,便凭着这零星线索,踏上了寻亲之路。
抵达呼市后,一家人第一时间走进昭君路派出所,写下饱含恳切之情的求助信。值班室民警刘建军接过信件,听着郑先生夫妇颤抖的讲述,看着一家人紧攥的旧照片,被这份跨越时空的亲情执念深深打动。“放心,我们一定帮你们找!”他当即投入排查工作,翻查档案、走访社区,在海量信息中寻找蛛丝马迹。当一张女性照片递到郑先生夫妇面前时,照片里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庞,让夫妻俩的眼泪瞬间决堤。
顾及郝女士的感受,刘建军先拨通了她的电话。“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被抱养,但从没想过亲生父母会找来。” 电话那头的郝女士起初满是疑虑,在民警耐心转述寻亲历程,并得到丈夫的理解支持后,她终于点头同意见面。
夜幕降临,派出所的接待室里暖意融融。当郝女士推开门,郑先生夫妇几乎是扑了上去,一家人紧紧相拥,三十多年的思念与等待化作滚烫的泪水,浸湿了彼此的肩头。10月3日,郑先生的四女儿捧着红彤彤的感谢信送到派出所,字里行间写满对民警的感激。
这场跨越三十余年的寻亲,在中秋圆月升起前画上圆满句号。
警报君说:中秋月圆,人亦团圆。
江苏:两地警方联手,找到失散65年的双胞胎妹妹
“我知道自己有个双胞胎妹妹,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知道她被送去了哪里。”中秋节前夕,67岁的胡亚芬在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武阳村委胡家村听到那声颤抖的“姐姐”,难掩激动之情,泪水夺眶而出。失散65年、相隔1600多公里,两姐妹终于等到她们期盼半生的团圆时刻。
这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重逢,还要从两个月前内蒙古草原上的第35届草原那达慕说起。当时,作为“国家的孩子”代表贺荣环在镜头前含泪道出自己的寻亲心愿,成为开启她与姐姐重逢之门的钥匙。
视频发布当晚,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主任柯伟力留意到贺荣环老人的寻亲诉求。尽管贺荣环对家乡的记忆模糊,但“常州”这两个关键信息让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条重要线索,随即投入寻亲工作中。
与此同时,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滨湖派出所教导员花敖庆也关注到了这条寻亲视频,很快二人便取得联系。“当时,柯警官给我发来一个常州男子的身份证号码,让我寻找这男的亲属中有没有1958年左右的女性被抱养出去。”花敖庆通过电脑查询发现,这个男人有一个妹妹叫胡亚芬,与视频中寻亲的贺荣环长得非常像。“我当时电话联系了胡亚芬的丈夫,他告诉我胡亚芬有一个双胞胎妹妹从小就被送人了。”
考虑到胡亚芬年事已高且腿脚不便,花敖庆与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礼嘉派出所协调,主动联系胡亚芬采血并邮寄给柯伟力。复核结果证实胡亚芬、贺荣环两人系双胞胎姐妹。
“当比对结果显示两人确为亲姐妹时,我们大队所有人都激动地欢呼起来。”柯伟力带着警方鉴定书来到常州认亲现场,语气中仍满是兴奋。
据悉,花敖庆自2021年调任滨湖派出所后将自己的“花样公益”“花式寻亲”等总结形成“花样警务”帮助了众多群众;柯伟力从事法医工作20年,在全国公安机关“团圆行动”中受理全国各地近万人次的寻亲请求,2021年他领衔成立“团圆”工作室帮助一千余名寻亲人(家庭)找到了家人。
警报君说:“花式寻亲”,赞!“团圆”工作室,牛!
江西:人像比对技术立大功!45年前被抱走的儿子回来了
“崽啊!你这些年去哪了噢?”9月29日,景德镇市公安局昌江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四楼,年过七旬的徐玉珍(化名)盯着眼前走来的男子,双手微微发抖,当48岁的郑泽霖(化名)站定,徐玉珍一眼认出他眉眼间酷似丈夫的轮廓,伸手触到他掌心温度的瞬间,积压半生的思念终于化作泪水滚落。在昌江公安“团圆行动”的奔波下,这个分离45年的家庭迎来重逢。
回溯至1980年,彼时2岁半的小勇(郑泽霖走失前的小名)是程家的小儿子。可一场意外,让这个小小的身影从徐玉珍和丈夫程福安(化名)的生活里突然消失。“那时候村里闹洪灾,一家人都在忙碌,小勇和姐姐由奶奶带着,就在家里的竹床上睡觉,结果当天晚上小勇不见了。”家人到镇上报了警,村里乡亲也都帮忙寻找,最后推测可能是被村里一名流浪汉给抱走。
“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导航,我们就靠双脚走,靠嘴问。”那段时间,夫妻两人寻访了景德镇周边许多地方,逢人就描述孩子的特征。有多次听说有类似的孩子,夫妻俩连夜赶路,却总是在满怀期待后迎来失望,甚至还被人骗了不少钱财。每年除夕,程家的餐桌上总会多摆一副碗筷,程福安会对着空座位默念:“小勇,该回家吃饭了。”
十几年前,程家的老屋拆了,而程福安坚持要在老屋原址上重建新房,他害怕把家搬走了,儿子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份等待,一等就是40多年。2023年,程福安去世前,还拉着大女儿的手反复叮嘱:“一定要找到你弟弟,告诉他,爸妈一直等着他回家。”
这两人面容很相似,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快跟福建警方联系一下。”前不久,昌江公安通过“团圆系统”人像比对,发现48岁福建莆田籍男子郑泽霖与程福安面容高度相似,电话咨询得知,郑泽霖自知自己系父母抱养,也曾在福建周边寻访过自己的亲生父母。通过两地警方联动,将郑泽霖的DNA数据上传至数据库。昌江公安分局刑事警察大队法医郝为贤表示,通过DNA数据比对,郑泽霖与程福安、徐玉珍夫妇三者之间有30个位点相符,符合亲缘关系。也就是说,郑泽霖就是当年消失的小勇。
“我们告知双方结果后,也询问了他们寻亲意向,得到肯定答复后,便迅速组织他们在景德镇见面。”昌江公安分局刑事警察大队副大队长宗诚臣表示,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希望在这个代表团圆的日子来临之时,他们一家能好好团聚。
9月29日清晨,徐玉珍天不亮就起了床。这几天晚上,她翻来覆去始终睡不着,有着即将与儿子重逢的激动,也有埋藏在心底45年来的愧疚。当在昌江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再次见到时隔多年的儿子时,她在女儿搀扶下缓缓走了过去,路上便已经泣不成声,她紧紧拉着儿子的手,端详着他的脸,仿佛想知道儿子在外面过得怎么样。一家人相认后,昌江公安民警特意准备了印有“让爱回家”字样的团圆月饼,送到这家人手中。“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祝你们一家团圆!”对于小勇来说,这个中秋或许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节日。
警报君说:“团圆系统”,名副其实!
广东——
深圳:民警助力山东大爷寻回失联50年的姑妈
“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姑妈!”9月5日清晨,招商街道水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小王刚到岗,便接到72岁山东老人张大爷的报喜信息。原来,在社区与民警的接力帮助下,张大爷成功找到失联50年的姑妈张阿姨,并于前一日晚间顺利相见。
“您好,我找了50年的亲人,曾在水湾辖区工作,能帮我找找吗?”9月4日上午,张大爷走进水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窗口工作人员求助,声音带着期盼与急切。
据张大爷讲述,他是山东人,上世纪70年代,姑妈一家迁居深圳后,双方渐渐失去联系。近年来,他从长辈口中辗转得知姑妈曾在水湾社区某单位工作,如今仅记得姑妈姓名与当年工作单位名称,其余信息均已模糊。
窗口工作人员深知老人寻亲心切,当即通过社区基础数据库、历史档案资料展开初步查询,并联系熟悉社区老单位的退休居民打探线索。无奈因年代久远、单位变迁,且有效信息有限,当日的寻亲尝试暂未取得突破。
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安抚张大爷:“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全力帮您找到亲人。”随后,她迅速协调社区警务室,邀请辖区民警共同加入寻亲工作。
民警到场后,先为张大爷核验身份信息,确保寻亲需求真实有效。紧接着,依据老人提供的有限线索,依托公安系统人口信息平台展开细致筛查。按年代、姓名相似度筛选后,初步匹配的人员就有十几位。为避免遗漏线索,社区工作人员与民警逐一联系潜在关联人,通过询问家庭关系、核对老照片等方式排除干扰,精准缩小寻亲范围。
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工作人员最终锁定一位张阿姨——其姓名、年龄、工作经历与张大爷描述高度吻合。征得张阿姨同意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将其联系方式告知张大爷,助这对分别半世纪的亲人成功重逢,让中断的亲情得以延续。
警报君说:失联50年,1天找到!深圳速度果然快!
月光所照皆是故土
心之所向皆为团圆
这个“双节”因重逢更显温情绵长
文|记者 鄢敏
素材来源|江苏警方、江西公安、平安玉泉、蛇口消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