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20天收入负180元!杭州已有多名学生被骗
过完这个暑假,小张就要读高三,她决定利用假期赚点零花钱,开始留意网上各种招聘信息。
“暑假兼职便利店收银员,日结二百二。”小张看到这样一份工作,发信息询问,对方很快回复,发来面试地点定位。
“公司看起来很新,两张办公桌、两个会议室,有8个员工正在噼里啪啦地打字,”小张说,除了她,当天还有十几位面试者,“面试官是个女的,说话很温柔,了解了我的基本情况,对岗位作了简单介绍,讲了一堆兼职的优点。”
面试过程十几分钟,最后面试官摆出两份文件:一份入职申请,一份服务合同。小张看到,除了原先承诺的便利店兼职,合同还列举了不少兼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奶茶店和咖啡厅、电影院、便利店、快递分拣、玩偶扮演……”合同结尾写着要收取580元服务费。
“我们绝不会拖欠工资,只要做满15次,580元服务费全额退款。”面试官很快打消了小张的疑虑,小张签下合同,加入工作群。群里每天发兼职任务,岗位先到先得。每天一早小张都守着手机“抢工作”。
“工种倒是很多,搭台的小工、会议充场、发传单、洗碗工……没有便利店的工作,而且除了那些只招男生的、离家太远的、体力要求高的,剩下的选择少得可怜。”
“更离谱的是,我们竟然还需要给真正的招聘方交押金,做完工作后退还,有时候得好几天才退,承诺的日结工资也没有做到。”
这些工作收入也不高,小张接过一份“啤酒问卷”的兼职,在指定地点发问卷,半小时收入5元。
小张工作了20天,完成15次兼职,总收入不到400元。当她提出退服务费时,对方态度变了。“一开始说要等财务发钱,后来干脆不回复我了。”
7月25日开始,小张天天去公司要说法,但公司已空无一人。有一天办公室来了两个人,他们说也是被骗进来的,还说被骗的人很多,大家建了个维权群。
28人的群里几乎都是学生
小叶今年参加高考后,想趁暑假找一份兼职。看到“暑假便利店前台理货,7小时管吃饱,日薪240元”的招聘信息,她去了小张面试过的那家公司。
“面试官说:‘我们没办法确认每天都有便利店的活,但是像演唱会保安这种,你也能接受对吧?我们也没法保证工作离你家近,只要你想,每天都能干,可以接受吗……’”
面试官同样要求交580元服务费,也承诺做满15天全额退款。“她说之前有人兼职的时候摔坏东西,最后公司只能倒贴钱,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发生才收这笔钱……”
和小张一样,小叶后来要求退还服务费时被对方拒绝。她上网搜索发现,一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小叶加入一个28人的受害者维权群,发现群里几乎都是学生,最小的还在上中学,最大的本科刚毕业。
小叶和几个学生以及两个家长一起报了警。那时候公司还在,最后几经争执,负责人把钱退给了小叶。
上班第一天领“面试话术”
小星在网上发了一则避雷帖,提醒更多人不要上当。
小星告诉记者,她当初应聘的职位是公司文员,负责接待前来面试的人。上班第一天,领导发给她一份“面试话术”文档,流程与小张和小叶的面试经过如出一辙。
第八条“讲解费用”这样写着:
因为你干的是一个兼职,咱们岗位比较多,入职人员也比较多,不可能说任何工作对你没有一点约束,不可能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所以我们为了避免员工出现迟到早退旷工,也是为了方便员工统一化管理,会有一个服务管理费,需要员工个人自费承担,满15场次会全额退还掉的,短期一到三个月或者半年是480元,长期只要在杭州市内都可以过来,比短期多300元,你看你是选择长期还是短期……
“我实在是适应不了‘劝人交钱’的角色,心理负罪感太大了。听同事说,这家公司业务板块很精细,还有专门做线上引流的部门。”
小星说,有一次,两个女孩拖着行李箱来面试,箱子上还放着生活用品,一脸疲惫。“她们可能舟车劳顿,刚到杭州,本来是来找工作的,却进了这种公司,可能到最后被骗了钱,工作也找不到。”
三天试岗期满,小星没被留用,她和同事都在三天期满后被“炒”。“其实我早有预感,公司大概从来没打算正式聘用我们,只是不断用‘试岗’招人充当免费劳动力。”
根据小张、小叶和小星提供的信息,记者找到这家公司,发现大门紧闭,里面空空荡荡,玻璃门边立着一块警示牌:“该企业5月22日至7月2日,共发案百余起……”
隔壁公司前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公司开了一个月左右,“前段时间,警察一天会来六七次,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