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观影者惊呼:座椅有“虫卵”!公共座椅卫生引担忧,医生建议→

金羊网 2025-08-01

7月29日,一段网传视频显示,广东一女子在影院熄灯入场时发现座椅靠背上布满白色“虫卵”,引发公众对影院等公共环境卫生状况的担忧。

7月30日,有科普博主告诉“记者帮”,从网传视频中无法对异物作出明确判断,或为一种名为粉螨的生物,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过大伤害。

有医生表示,公共场所的座椅一般不会造成疾病感染,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传染疾病的可能,建议民众可随身携带酒精消毒剂或者消毒湿巾,对所用公共物品进行消毒。

科普博主判断异物或为粉螨

7月30日,羊城晚报“记者帮”将网传视频提供给科普博主“小阳的昆虫世界”。小阳告诉记者,由于该视频没有拍到白色“虫卵”的具体细节,无法给出准确判断,但综合分析此异物或为粉螨。

小阳介绍,灰尘碎屑或动物毛发等堆积的地方,有可能滋生粉螨。在厨房或影院等较为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粉螨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爆发。如果在观影厅里出现的真是粉螨,那说明影院的清洁工作未做到位,在一些角落中可能堆积有观众的毛发、皮屑等。

不过小阳表示,虽然看起来有点“膈应”人,但粉螨并不会咬人,且无毒,不会对人体造成过大伤害。

30日下午,“记者帮”以观众身份联系了位于广州越秀、海珠、天河等区的五家影院,了解各家影院对影厅采取的清洁措施。据工作人员所述,各家影院对影厅的清洁频率不等,从一场一次到一周一次都有,不过五家影院都表示座椅是皮椅或沙发,不会拆卸椅套清洗,只能用清洁剂擦洗。此外,受访的五家影院均不提供一次性座椅套。

“记者帮”查阅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其中并无对座椅清洁的直接要求,但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应开展经常性卫生打扫,保持场所环境整洁”“室内物品无积尘和不洁物”。

民众心存公共卫生焦虑

公共场所座椅的卫生情况,始终是民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2023年6月,广州一男子发视频称,他在坐过广州南站内的按摩椅后,突然发觉身体开始发痒,起身查看发现,按摩椅上有数只虫子。事后,广州南站致歉并回应称,已对全站按摩椅进行消毒杀虫。

2024年,浙江一对情侣在影院观影后后背和大腿等部位出现一大片红疹,就诊后被确诊为丘疹性荨麻疹,这种病又被称为“虫咬皮炎”,是一种昆虫叮咬皮肤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医生表示,在影厅、洗脚店等场所,“中招者”众多。

近日,“高铁座椅套更换频率不高,可能传染皮肤病”等话题引发热议,与之相应,一次性座椅套在网络热销。

“记者帮”在网购平台搜索发现,多家店铺的一次性座椅套销售量破万,最高销售量超过7万,还有店家周销量上涨了9倍。

对此,12306客服表示,动车组列车座席套(包括一等座、二等座和餐车座席)的更换频率平均在120天到180天不等,且每天均有乘务员打扫卫生、消毒。

小阳认为,不可否认在某些公共场所确实存在卫生环境堪忧的问题,如果有街坊出现明确受到影响的案例,运营方有必要联系消杀公司进行处理,加强管理。

小阳同时指出,相比于数年前,我国的公共环境卫生状况已取得长足进步,民众不必过于紧张。小阳表示,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中,如果公共场所的运营方尽到了维护责任,保持一个整体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就没有必要过分苛责。从追求个人卫生的角度出发,民众使用一次性座椅套、马桶垫等,同样没有问题。

专家建议:勤洗手消毒

浙江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潘红英在央视节目中表示,公共场所的座椅一般不会造成疾病感染,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存在传染疾病的可能。比如在夏天穿衣比较单薄的情况下,患有疥疮、水痘、体癣等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在座椅上留下一些分泌物,如果其他人直接接触后,可能存在被传染疾病的风险。

医生建议,随身携带酒精消毒剂或者消毒湿巾对所用公共物品进行消毒;饭前、饭后、便前、便后都要勤洗手。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接触食物前一定要先洗手。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证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马一明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在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理论上可能涉及的是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正常情况下传播风险极小,且与个体自身免疫力高度相关。

针对网络热议的一次性高铁座椅套,马一明表示,其作为物理屏障确实有一定价值。“若旅客对座椅卫生存有顾虑,使用这类无纺布、塑料或纸质产品,能有效阻隔皮肤直接接触可能残留的病原体,降低间接传播风险。”不过,马一明也明确提示这样做的局限性:此类产品不具备抗炎、抗菌或抗病毒的特殊功能,核心作用仅为物理隔离。“传言其具有强大医疗级防护效果,并不科学。”

文、图丨记者 王隽杰 实习生 陈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