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全球首次!“广东造”数字创新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金羊网 2025-07-15

7月14日,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正在法国巴黎召开。这场全球瞩目的文化盛会,除了审议新一批世界遗产申报项目,还重点讨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用科技力量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会上,一个来自中国的、广东的数字创新实践引发了广泛关注:腾讯正用游戏科技为文化遗产“造数字分身”。从长城到敦煌,再到北京中轴线,这些承载着人类文明记忆的瑰宝,正通过数字技术焕发新生。

游戏科技成文化遗产“新守护者”

谁能想到,游戏技术竟然能成为文物保护的新帮手?

7月12日,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联合多国机构举办"数字技术服务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主题边会,吸引来自法国、保加利亚、墨西哥等20余国120余名代表参会。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政策与基础科学司司长胡少峰等中外嘉宾出席并致辞。

 腾讯游戏效能产品部负责人陈冬

腾讯游戏效能产品部负责人陈冬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腾讯基于游戏技术研发的数字文保解决方案。这一创新实践首次将游戏科技引入世界遗产保护领域,展现了中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积极探索。

“保护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识,和每个人的命运都息息相关。”陈冬谈到,为此基于在游戏研发中沉淀下来的数字照扫、游戏引擎、云游戏等前沿技术和交互方式,腾讯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以“数字孪生+游戏科技”为核心的数字文保解决方案,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2年,腾讯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专业机构打造了“数字长城”,数字化复刻了一公里的喜峰口长城,实现大规模文化遗产毫米级、交互式数字还原,用户在手机端就能“爬长城”和“修长城”,欣赏3A级的视觉和互动效果。

——2023年,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开发了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该产品不仅在数字世界生动再现了藏经洞及百年前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还能让公众“穿越”晚唐、北宋、清末等不同历史时期,“亲历”藏经洞历史上的关键场景,直观地感受敦煌文化艺术的魅力。

——2024年,在此前经验基础上,腾讯又联合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共同打造了“数字中轴·小宇宙”。这是全球首次运用游戏科技参与世界遗产申报,也是腾讯游戏在数字文保领域的一次里程碑探索。技术团队不仅对北京中轴线7.8公里核心遗产区进行精细还原再现,同时还综合运用了多种游戏交互技术,让用户能够以更低门槛更立体沉浸的方式,感受文化遗产背后的价值。

科技+文化,让千年文明“活”起来

这些项目背后,是腾讯自研的程序化内容生成(PCG)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用算法高效还原古建筑的风貌,让大规模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游戏科技能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宠?因为它能让历史“可触摸”“可体验”。

比如,“数字长城”让用户手机一点就能“爬”上长城,甚至能“参与”修缮工作;“数字藏经洞”则让现代人“穿越”回古代,亲眼见证敦煌文化的辉煌。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传统的图文介绍更能让人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

更关键的是,这些技术还能大幅降低文化遗产的“数字门槛”。过去,高精度数字化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现在,通过PCG技术,可以快速生成符合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让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变得更高效、更普及。

未来有没有可能将PCG技术运用到更高质量的古代建筑的数字化生成中?陈冬介绍,目前腾讯游戏正在持续改善和探索新的技术方案,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去年,我们初步实现了中国古代大型城市数字化生成的可能,并基于相关史料,模拟再现了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城市的形制与布局。”陈冬谈到,到今年,技术团队又进一步探索了古建筑高精度扫描资产与PCG算法结合的可能。通过对高清照扫建筑资产合理拆分,形成可复用的建筑模块,从而大幅提升了古建筑生成的效率与质量。随着这套新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和活化利用都将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次世界遗产大会的边会上,腾讯的分享让全球同行眼前一亮。

“未来,我们期待能与世界各地的同行携手合作,做更多的探讨合作,用数字技术推动不同文明的传承、普惠与交融,让更多世界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中焕发出新的生命与价值。”在分享的最后,陈冬说道。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图 |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