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历史上的“羊城八景”,这个“五一”假期如何搅热旅游市场?

金羊网 2025-05-07

4月11日,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是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启动后的首个长假。不少游客来穗游玩,将历史上的“羊城八景”作为打卡必选地。

“五一”假期,游客从商场高空露台拍摄海珠广场、海珠桥、珠江景色(梁怿韬 摄)

从宋代至今,“羊城八景”评选持续进行。记者“五一”假期走访了解到,广州多个历史上的“羊城八景”至今依旧活力满满,以新的面貌、新的揽客方式吸引游客目光。有关职能部门也以持续提升历史上的“羊城八景”魅力为目标,多举措服务好游客,带旺文旅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市民游客在花城广场拍照留念(马灿 摄)

打开记忆闸门

这些景点景区多次入选“羊城八景”

从宋代至今,广州的城市面貌持续变化,不同时代诞生出不同的“羊城八景”。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城市不断变迁,但一些景点景区依然能够从历代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历史上经典的“羊城八景”。

广州哪些景点景区多次入选“羊城八景”?白云山及其关联景点就是其中之一。例如,白云山“蒲涧濂泉”景观,曾在宋代、元代、清代中后期3次入选“羊城八景”,“白云晚望”和“景泰僧归”等白云盛景也在元代、清代中后期的“羊城八景”评选中榜上有名。至近现代,白云山魅力不减,先后有“白云松涛”(1963)、“云山锦绣”(1986)、“云山叠翠”(2002、2011)等入选“羊城八景”。

“五一”假期,白云山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徐振天 摄)

除了白云山,距离广州中心城区更近的越秀山及其关联景点,也多次入选“羊城八景”。从宋代至清代,和越秀山有关的“羊城八景”分别有“菊湖云影”(宋代)、“粤台秋月”(元代)、“粤秀松涛”(明代)、“粤秀连峰”(清乾隆)、“镇海层楼”(清乾隆)等。至近现代,越秀山仍旧是“羊城八景”常客,先后有“越秀远眺”(1963)、“越秀层楼”(1986)、“越秀新晖”(2002)、“越秀风华”(2011)等入选。

广州吸引游客的不仅有“云山”和“秀山”,还有珠江。在宋代,“珠江秋色”首次入选“羊城八景”。从明代到清代,和珠江有关的“羊城八景”包括“珠江晴澜”(明代)、“珠江夜月”(清代中后期)。1963年以来,涉及珠江的“羊城八景”有“鹅潭夜月”(1963)、“珠海晴波”(1986,包括海珠广场)、“珠水夜韵”(2002)、“珠水流光”(2011)。

广州传统中轴线北端的越秀山及其周边景观多次入选“羊城八景”(梁怿韬 摄)

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广州在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中,先后出现了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记者梳理发现,这两条中轴线同样是历代“羊城八景”的集中地。北起越秀山、南至海珠广场的传统中轴线,除越秀山外,从宋代至清代先后有“海山晓霁”(宋代)、“象山樵歌”(明代)、“药洲春晓”(明代)、“孤兀禺山”(清乾隆)入选“羊城八景”;随着近代海珠广场一带建设发展,先后有“珠海丹心”(1963)、“珠海晴波”(1986)入选“羊城八景”。

游客“打卡” 药洲遗址(梁怿韬 摄)

通过2010年广州亚运会,北起中信广场,南至广州塔的广州新中轴线开始为人熟知。至2011年“羊城八景”评选,广州新中轴线区域先后有“天河飘绢”(2002)、“塔耀新城”(2011)等入选“羊城八景”。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景观“塔耀新城”曾入选“羊城八景”(梁怿韬 摄)

重游羊城胜地

这些“羊城八景”假期游人如织

上一次“羊城八景”评选已是14年前,但历史上的“羊城八景”至今魅力十足。记者“五一”假期走访多个历史上的“羊城八景”看到,这些景点景区依然保留着经典特色,但也通过创新手段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5月1日,记者走访白云山看到,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游人如织。其中,明珠楼、摩星岭、云台花园、鸣春谷、云萝植物园、云溪植物园等景点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五一”假期,市民游客在白云山拍照留念(徐振天 摄)

记者了解到,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五一”假期推出“文化+运动”双线活动,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览体验。在明珠楼景区举办的“魔童哪吒欢乐嘉年华”市集活动,现场设置了哪吒IP文创、非遗草编,网红水枪、泡泡机等娱乐设施,为游客打造沉浸式场景和互动体验。

相比白云山的“自然”,越秀山在“五一”假期则更突出“人文”。记者5月2日在越秀公园、镇海楼广州博物馆看到,公园及博物馆人气极旺,镇海楼广州博物馆门前,等待入馆参观的游客更是排起长龙。

“五一”假期,市民游客排队进入镇海楼广州博物馆参观(严艺文 摄)

记者从越秀公园及广州博物馆获悉,“五一”假期,越秀公园利用园内步道为游客打造出“自然疗愈径”,方便游客一边爬山一边欣赏公园内多处历史文物及风景;广州博物馆则新开张文创商店,游客不仅可以购买以馆藏重要文物为蓝本所设计的文创产品作为礼品手信带回家,还可以品尝到以镇海楼为原型设计的文创雪糕。

“五一”假期,市民游客在越秀公园游览(严艺文 摄)

用什么方式畅游珠江比较好?您既可以选择“沿江游”,也可以选择“乘船游”。记者5月3日下午至傍晚看到,不少游客在临江的荔湾区沙面游览拍照,并等待夜幕降临后,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附近欣赏“新鹅潭夜月”景观。同时,越秀区天字码头一带,不少游客选择在傍晚时分搭乘游船夜游珠江。

市民游客在珠江边欣赏夜景(陈秋明 摄)

记者从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获悉,“五一”假期客轮公司与广东省博物馆及荷兰米菲兔品牌合作,分别推出“粤博文化”和“米菲”两艘新主题游船,其中“粤博文化”融合了广东省博物馆正在举办的文博展览内容,还设有文创和纪念品区域;“米菲”则将兔形卡通角色“米菲”的形象融入游船设计,吸引喜欢卡通动漫特别是“米菲”的游客搭乘。

从白云山、越秀山到珠江边,恰好是广州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的所在地。记者5月4日在传统中轴线区域看到,昔日树林郁郁葱葱,樵夫上山砍柴的“象山樵歌”场景如今虽已不存,但位于象岗山的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游人如织。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游客在游毕旁边的越秀山后,直接下山到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打卡。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设的“小赵的奇妙屋”文创商店更是吸引大批游客到访。

市民游客“五一”假期排队打卡南越王博物院(梁怿韬 摄)

在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美食爱好者聚集在“孤兀禺山”遗迹地禺山路一带,品尝各地美食;喜欢幽静氛围的游客,在“药洲春晓”遗迹地药洲遗址参观,同时在依托遗址建设的凤凰单丛博物馆品尝茶艺师制作的创新茶饮;想要享受“旺中带静”的游客,则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感受书香气息,并在“番山云气”遗迹地番山亭欣赏美丽风光。

如今的禺山路(梁怿韬 摄)

从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继续向南,游客到达海珠广场,不仅可以在广州解放纪念像前打卡,还能进入广场内欣赏众多当季鲜花并合影留念。更有游客选择登上海珠广场旁的星寰国际商业中心高空露台,俯瞰如今“珠海丹心”和“珠海晴波”的风采,并远眺珠江乃至远处广州新中轴线风景。

如今的海珠广场,常年可赏花(梁怿韬 摄)

记者5月5日则来到花城广场,打卡“广州新中轴线”,欣赏“塔耀新城”美景。在这里,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加持,让游客既可以步行感受广州作为千年商贸之都的现代魅力,也可以搭乘APM线从花城广场抵达天河路商圈纵享购物乐趣,还可以通过“江塔联游”游船游览海心沙、广州塔片区。

“五一”假期,市民游客到访花城广场(马灿 摄)

持续注入活力

这些有力举措助“羊城八景”焕新

连续多日走访中,记者发现众多历史上的“羊城八景”并非只是“等客来”,更多的是主动采取措施“引客来”。

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获悉,广州传统中轴线已被越秀区列为该区2025年提升的6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越秀区计划通过传统中轴线提质工作,传承发展广州城市根脉,并在传统中轴线上升级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市”;越秀区还计划在今年推动“羊城消费新八景”工作,立足商旅文体健融合,创新策划一批有带动力和传播度的消费活动。

二沙岛碧道(梁怿韬 摄)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在即,广州当前已进入“全运时刻”。记者从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获悉,天河应“运”而生,“塔耀新城”景观中的天河体育中心先后见证了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的举办盛况。天河区将践行“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理念,奋发有为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属地服务保障工作。除了配合好天河体育中心的升级改造工作,天河区还将做好体育中心周边“精致街区”打造工作,并做好同在“塔耀新城”片区的“天河路—珠江新城”世界级时尚地标商圈提质发展工作。

天河体育中心周边街区将在十五运前打造为“精致街区”(梁怿韬 摄)

相比2011年“塔耀新城”入选“羊城八景”,如今的广州新中轴线海珠片区持续有新点位加入。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获悉,海珠区今年一方面将做好新中轴线现有点位的提质工作,另一方面将以新中轴片区全面改造为契机,推动广州塔、海珠湖、沥滘—南海心沙三大产业组团进一步贯通。对于广州塔景区,海珠将全力推动其申办5A级景区工作,推动一批精品好剧在此上演,开通广州塔低空文旅示范航线,高标准运营广州塔广场,以广州塔—琶洲世界级商圈为支点推动琶醍二期综合体投入使用。同时,海珠将发挥好广州市文化馆、市艺术博物院作用,推动广州市文化馆4A级景区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市科学馆建设,提质增效珠影文化园区,引入更多首发经济,促进城市空间、产业品牌、时尚消费有机融合;用好海珠湖生态资源,加快悦榕庄酒店项目建设;通过一系列提质工作,提升广州新中轴线“世界级城市客厅”品质。

珠江白鹅潭及沙面一带景观(陈秋明 摄)

记者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该局将从提升生态品质、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强化智慧运营管理、加强区域部门等全方位合作四方面发力,支持白云山积极参与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打造特色生态景观,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生态监测,维护生态平衡;深入挖掘白云山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将文化元素融入景区建设和活动策划中,推出文化主题游览线路;搭建智慧景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需求,优化游览路线和服务设施布局,提供智能导览、在线预订、快速入园等便捷服务;与周边景区、社区、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旅游联合体。越秀公园今年以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为核心,加速推进森林康养基地挂牌工作,联合医疗机构完善康养服务配套,构建“森林+医疗+运动”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综合康养空间”,并持续开展全运主题特色活动。海珠广场今年已通过承办“英雄花开英雄城”活动,与越秀区合办迎春活动等方式丰富使用功能,接下来将继续通过布局优化、文旅整合、业态创新等方式展示城市形象,服务市民生活及游客游览。

越秀区2025年迎春花市,海山楼作为花市门楼重现(梁怿韬 摄)

针对“珠江游”,多名广州市政协委员在今年广州两会上提出建议,希望广州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珠江游”品质。广州市有关职能部门已于3月至4月,通过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邀请提议的市政协委员及关心珠江游的市民代表试乘试搭正在研发中的珠江日夜游新航线,收集社会各界意见,为后续丰富珠江日夜游工作进行铺垫。

珠江夜景(陈秋明 摄)

记者还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广州今年将在现有的珠江碧道基础上进一步向“碧带”升级,结合大江大河、滨海风光构建蓝绿交织的生产生活新空间,营造产城融合的滨水活力经济带;开展河道综合整治行动与水文化休闲品质提升行动,释放水域两岸公共空间,促进滨水街区经济转型升级与城市品质提升。

策划统筹|刘云

策划执行|梁怿韬 陈玉霞

文|记者 徐振天 严艺文 冷霜 梁怿韬 马灿 实习生 李彦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