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岗”,东莞首台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在市人民医院完成“入职首秀”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姚梓婷
图/受访者提供
10至15倍的高辨识度、极强的操作灵敏性……9月7日,东莞首台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在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正式“上岗”,泌尿外科主任罗杰鑫团队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成功为患者李伯实施”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标志着医院在微创领域再添里程碑式的新突破,外科手术进入了超精准、微创的新时代。
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上岗”
当日在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蔡立民、院长袁耀钦等领导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黄健教授出席了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的启用仪式。
作为市人民医院“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首位病例,前列腺癌患者李伯(化名)幸运地成为了首位受益者。9月7日上午,在黄健教授的指导下,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副主任兼红楼院区泌尿外科主任罗杰鑫主刀,操控“达芬奇”机器人通过微孔的穿刺点,精准快速地完成对手术靶区的分离、切除、缝合、打结等一系列动作,仅用2小时就成功完成手术。
记者了解到,76岁的李伯于今年1月因为排尿困难来医院就诊,确诊前列腺癌,且磁共振检查提示侵犯双侧精囊,也就是局部晚期;幸运的是,PET-CT检查显示未见转移病灶。
这种情况,应该尽量手术切除。但是,因为局部有侵犯导致手术难度增加,想要更彻底地切除病灶、更好地避免损伤周围组织,需要有更好的治疗策略、手术技巧以及更理想的手术工具。家属了解到手术机器人进行辅助手术,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同时也了解到市人民医院将引进最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因此,经过沟通,他们决定先进行3-6个月的内分泌治疗(控制肿瘤发展的同时可以缩小肿瘤,更利于减少切缘阳性),同时等待医院的机器人就位。最终,李伯成为了这台先进手术机器人的首位受益者。
据罗杰鑫介绍,由于前列腺位于骨盆内的狭小空间里,根治手术时视野经常受阻挡,且器械操作也受限。而“达芬奇”非常适合完成具有高挑战性、高风险性的泌尿外科手术,其拥有7个自由度、540度可旋转的手术臂,弯曲及旋转程度远超过人手的极限,且比人手更灵活,不仅拓宽医生双手的可触及范围,更有助于精准完成手术,尤其具有高效缝合和结构重建能力。以泌尿外科为例,前列腺癌、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输尿管肿瘤及输尿管狭窄等手术,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均具有很大的优势。
多学科实现精准医疗新突破
走近手术室近距离观察这台“三头四臂”的“机器人大夫”,可以看到,这台手术机器人拥有医生控制平台、患者手术平台、视频影像平台三个操作平台,以及多只可模拟人手腕灵活操作、滤除颤动的机器手臂。
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将促进手术机器人全院各个外科的广泛应用,辅助医生开展各种类型的高难度微创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作为国家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市人民医院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派出人才进修培训的筹备工作,目前泌尿外科的专家已经取得相关资质,胸外科、肝胆胰外科、妇科等科室亦组织了相关进修培训。不久后,医院多个科室的微创手术等高难度手术都将可以使用手术机器人辅助开展。未来,医院将积极推动外科系统应用手术机器人探索开展更多高难度手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使用该设备,为广大患者争取更大的手术获益。
随着手术机器人正式启用,市人民医院的外科手术治疗迈进了超精准的微创时代,实现了医院在这一领域的新突破,有利于医院更好地对标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的目标要求。未来,市人民医院将积极探索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潜力,持续推动外科技术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