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O型血的人更易招蚊?假的!夏日“止痒秘笈”来了

金羊网综合 2024-06-01

最近,广东的天气潮湿闷热,显然,又到了蚊子肆虐的季节。

白天在户外站一会儿,就“喜获”一腿又红又痒的大包;夜里睡意刚起,它就开始在耳边“嗡嗡”,打开灯却死活找不到……驱蚊水、蚊香液、防蚊贴一样不能少,但依然阻挡不了蚊子盯上你。常常让人困惑的是,一屋子人当中,蚊子偏偏对你情有独钟,无声无息的,身上就挠起了一个一个的“红包”。

于是,不少人都认为自己是招蚊子体质,“O型血的人更容易招蚊子”“蚊子喜欢叮咬穿深色衣服的人”……真的是这样吗?小编特意梳理出夏日“止痒秘笈”送给你!

 图/视觉中国

O型血的人更容易招蚊子?

其实,目前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不同血型的人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差异。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研究表明,蚊子对人体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人体代谢排出的汗液等气味很敏感。

蚊子喜欢叮咬穿深色衣服的人?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研究所技师樊金星表示,蚊子怕光但又不喜欢光线太暗,最喜欢在弱光环境下吸血。白天,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可以说穿深色衣服恰恰是“投蚊子所好”。因此,想少被蚊子叮,建议在夏季穿浅色衣服。

这些人才是蚊子的“最爱”

大多数情况下,蚊子是无差别攻击的,只要它一发现人就会发动攻击。

不过,由于蚊子寻找猎物的特殊方法,会更偏爱有气味、温度更高的人,这些人向蚊子发出“信号”的能力强,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汗液中的乳酸等化学物质在空气中挥发使蚊子能准确定位“下手”。

简而言之,就是这两类人可能比较招蚊子:一类是二氧化碳排出较多的人,如肺活量大、偏胖人群和新陈代谢相对活跃的孕妇、儿童;另一类是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这类人爱出汗,皮肤表面排泄出带气味的乳酸或其他成分会吸引蚊子。

此外,据肯塔基大学昆虫实验室研究表明,蚊子非常喜欢甜食和啤酒爱好者。因为酒精和甜食会提高人的体温,让人更容易出汗,热量和汗液会吸引蚊子。

被蚊子咬后,应该如何处理?

蚊子在“进餐”时会释放唾液,其中含有抗凝剂、甲酸和消化酶,在抗凝剂的影响下,可以防止局部的血液凝固,更利于蚊子们吸食。

当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后,会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让局部皮肤出现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皮肤发红、局部长包的情况。这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呢?

1、用碱性溶液清洗(被叮咬后)

可以用肥皂水、小苏打水清洗,中和蚊虫唾液中的酸性物质,防止患处肿胀起包。

2、物理止痒(局部瘙痒起包)

可以采取冷敷的方法消肿止痒,可以每2~3个小时进行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

3、药物止痒(局部瘙痒起包)

婴幼儿:建议使用单纯炉甘石洗剂,仅含有炉甘石、氧化锌、甘油、水。

2岁以上:可使用含有薄荷脑、冰片、麝香等成分的复合型炉甘石洗剂。

提醒,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4、抗过敏&激素软膏(患处肿胀)

对于痒感明显且患处肿胀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物止痒;局部可使用中弱效的糖皮质激素软膏,薄涂于患处,一日2次,连续使用5~10天。

5、抗感染治疗(红肿发炎破溃)

在医生指导下可外涂红霉素软膏或者莫匹罗星软膏。

日常如何防蚊最管用?

一般而言,我国城镇区域中,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是主要的吸血蚊种。白纹伊蚊为白昼吸血,一般是日出前后1-2小时,日落前后2-3小时达到吸血高峰。北方常见的淡色库蚊是晚上入室吸血骚扰,白天则不咬人。

 图/视觉中国

别以为被蚊子咬了就是起个包,要知道蚊子叮咬可能引起脑炎、登革热,尤其是婴儿,表达能力差,被蚊子叮咬后,家长一定要注意。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蚊最管用?

1、醋熏。晚上睡觉前,将烧开的醋倒入空碗中,放置在卧室,可防蚊干扰。

2、糖水。在空瓶子里倒入适量糖水,蚊子一般会主动钻进瓶子,掉入糖水里。

3、保持屋内干燥。蚊子喜水,家里不用的废水要随时倒掉,尤其厨房和卫生间尽量不存水,及时清理垃圾桶,密封所有食物。

4、多备清凉油、风油精。清凉油揭开盖放在屋内各个角落,风油精滴在桌子上、床铺周围以及室内较阴暗的角落,都可达到驱蚊目的。

5、植物驱蚊。家里蚊子多时,尝试买些茉莉花、玫瑰、夜来香、兰花、艾草等放在室内,有很好的驱蚊效果。

6、穿对衣服。外出时尽量穿浅色衣服,有助于防蚊干扰。

7、巧借食物。有些蔬菜含有蚊子不喜欢的气味,夏季可适量吃些胡萝卜、蒜苗、大蒜等,这些食物的味道有助于驱蚊。

8、安装窗纱、蚊帐。最有效的防蚊方法就是安装纱窗和蚊帐,经济实用。

(资料来源:人民科普、大河健康报、科技日报、科普中国、新华网)

话题主持 | 记者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