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免费续诊近2万人次!广州“一号管三天”政策实施满月

金羊网 2025-07-23

“挂一次号,看三天病”的“一号管三天”便民措施在广州试点已满一个月。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统计,一个月内,23家试点医院累计为约1.95万人次提供免费续诊服务,为市民节省挂号费用近50万元,患者就医负担显著减轻。市卫健委正调研分析试点一个月以来的情况,计划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医疗机构范围。

服务升级:“一号管多天”

在试点中,多家医院优化流程,部分更将续诊有效期延长至5天甚至7天,以进一步便利市民。该政策旨在解决患者因检查结果未出需反复挂号复诊的痛点。患者首诊后三日内(含当日)返回原科室复诊,可免收诊查费。各医院结合实际探索高效执行路径。

例如,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以下简称“市红会医院”)将政策延展为“一号管七天”。在该院,患者如因检查未完成不能当场诊治完毕,可在首诊后的七天内返回原就诊科室完成后续诊疗,其间不再重复挂号缴费。医生可在首诊时直接安排续诊号源,也可由患者在带齐检查报告后前往收费窗口补办续诊挂号。医院信息系统新增了续诊预约功能,确保流程便捷有序。

聚焦市红会医院:答记者问

羊城晚报:政策实施“满月”,医院运行情况及患者反馈如何?

市红会医院:政策实施以来,信息系统、挂号流程、医生工作站等环节基本适应了新要求。医院门诊秩序良好,未出现因政策导致的混乱或拥堵。“一号管七天”显著提升了患者体验,复诊无需反复挂号,流程更顺畅,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未因政策导致拥堵。

羊城晚报:为保障政策落地,医院做了哪些准备?

市红会医院:在系统后台增加了续诊预约功能,方便患者及其家属便捷地进行续诊预约,且不影响其他就诊患者正常候诊。医院内部对医护人员进行了相关政策和服务流程的培训,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准确指导患者使用这项便民措施。灵活调配医疗资源和优化排班表,保证了各科室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羊城晚报:遇到哪些挑战?如何优化?

市红会医院:主要挑战是续诊号占用部分号源,对号源紧张的专家门诊有影响。对此,医院优化检查检验流程,缩短报告出具时间,减少患者续诊需求,同时动态调整号源分配机制,平衡首诊与续诊号源比例。原则上由首诊医生完成续诊;特殊情况由护士协调安排同科室当日出诊医生接诊,保障诊疗连续性。

羊城晚报:医生反馈如何?是否增加工作量?

市红会医院:医生普遍认可政策便利患者,减少了因挂号引发的抱怨,医患沟通更和谐。短期内因熟悉流程可能增加沟通时间,但整体趋于平衡。

羊城晚报:市民需重点注意哪些政策要点?

市红会医院:卫健委并没有限制一号最多只能管三天,各家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延长续诊时间。我院实施的是一号管七天,这样即使个别专家一周只出一次门诊,患者也能顺利续诊。

续诊仅限于同一疾病在同一科室进行,不可跨科室使用同一个挂号号码。

如果当次就诊医师已经给出了诊断,开具了药物或具体治疗方案的,不在续诊范围。

续诊并不意味着优先就诊,仍需按照正常的候诊流程排队等待。

如果首诊医生在续诊期间不出诊,医院将安排其他合适的医生继续提供治疗,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尽管医院已采取多种措施来优化服务流程,但由于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新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遇特殊情况无法顺利续诊,可与门诊客服人员或所在楼层护士沟通寻求帮助。

羊城晚报:医院推行“一号管七天”的初衷是什么?

市红会医院:我院是想简化就医流程,尽可能让同一位出诊医生完成整个诊疗过程,提升就医便捷性与效率,让患者将精力集中于诊疗本身,而非繁琐的挂号手续。减少患者在挂号环节的无效等待和奔波,让复诊变得“随到随看”(在有效期内),极大提升就医的便捷性和整体效率。优化医患关系,提升满意度,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和尊重,减少因挂号问题引发的纠纷和不满。

文|记者 刘颖颖 王沫依

通讯员 穗卫健宣 胡颖仪

图|羊城晚报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