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院士旧鞋掉渣“出洋相”,何以让众多网友泪目

金羊网 2023-12-12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参加央视《开讲啦》节目录制时,主持人撒贝宁发现地板上有黑渣,原来竟是院士王志珍鞋底老化掉落的碎屑。而王院士一句“出了洋相”的自嘲,却引来现场观众的掌声和万千网友的点赞。

一位网友的话,很有代表性:王院士那句“出了洋相”,我泪目了,您没有出洋相,中国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人,才能强大起来。

上央视这种规格的节目,仪容仪表确实不能太“随便”,实际上,做客央视节目的王院士也是很有风度的,她的满头银发和得体的表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想见,这双老旧的鞋出现在现场,以至于出了“状况”,是无意识的结果。

正是通过一双鞋,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们的淡泊雅致和清风两袖。有幸的是,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

 图/央视新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成就多多,曾被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但他在网上走红,则是因为一张照片: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位蓄着胡子,身着黑衣脚穿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就是李小文。

深受国人爱戴的袁隆平院士也喜欢穿布鞋,媒体报道过,他穿的布鞋破洞了也舍不得扔。2008年,袁隆平院士参加一个论坛,茶歇时,媒体记者惊讶地听到他说,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还是15元一件的衬衫。而那时,他的“身价”已经达到1008亿元了。

“身价”和“身穿的”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科学家的共性。

是他们穿不起“好衣服”“好鞋”吗?当然不是。何以有条件穿而不穿?这和他们的节俭习惯有着很大关系。作为拥有丰富人生阅历的老人,他们知晓生活简朴的意义,并身体力行地贯彻之。关于这些,我们可以通过无数的例子来印证。

更重要的是,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研中,哪有多少“闲心”去关注自己穿了什么、吃了什么?正如撒贝宁面对王院士的“老化鞋”所感叹的,“我才知道科学家在乎的是什么”,当科学家满心挂牵的是科研时,对其他的事物自然就不那么在意了。这是他们经常在生活场景里“出洋相”“闹笑话”的根本原因。

科学家关切的世界是具体而宏大、有限而浩渺的,对他们而言,探索神奇的科学领域,发现更多成果,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以王志珍院士为例,她最早成功地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催化同一基因编码的两条肽链的正确重组。她早已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广袤的科学田野,为国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双鞋旧不旧,还重要吗?

这些忘我工作,以至于淡忘了生活享受的人,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在中国科学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的过程中,他们是真正的“关键先生”。他们配得上国人的礼赞。

他们的事迹,也反复向年轻人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要成为“侠之大者”,意味着一个人要经历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寂寞,这并不容易。但对一个有志于为国奉献的人来说,这一切并不成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总是通过包括“出洋相”之类的细节来认识一位在业界赫赫有名的科学家,自也说明社会层面对于他们的陌生感。他们应该在社会上更知名,他们值得我们致以更深切的注视。(作者是资深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