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双碳”解决方案
  • 饿了么
    饿了么碳账户,外卖行业首个消费者碳账户
    823
    饿了么
    饿了么碳账户,外卖行业首个消费者碳账户

    4月20日,饿了么正式上线外卖行业首个消费者碳账户“e点碳”。“e点碳”基于用户的低碳消费行为建立积分体系,并通过兑换各类权益的激励形式,引导用户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

    用户在饿了么下单时采取了无需餐具、小份餐等低碳环保行为,便可获得对应积分。除了兑换相关权益外,用户还能使用积分参加碳中和公益项目,比如捐赠森林保护项目等。

    截至2022年8月底,“e点碳”用户已超过2500万,并且碳账户已实现了与阿里88碳账户的联通,为用户提供各类兑换权益。

    阿里巴巴碳中和专家委员会对“e点碳”项目中“无需餐具”场景的减碳测算进行了评审和严格把关。相较“无需餐具”,“小份餐”碳减排计算要复杂得多。因此,饿了么联合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餐饮行业减少食物浪费碳减排量计算的研究项目,并基于研究结果制定了“小份餐”碳减排计算标准,这也是行业内首次将减少食物浪费与碳计算相融合的标准。

  • 百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多措并举促减排,百威中国的碳中和行动
    10692
    百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多措并举促减排,百威中国的碳中和行动

    百威中国响应“2040年实现价值链净零排放”目标,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使用占比,推广新能源物流车,提高能源的使用和回收利用比例,推动供应链节能减排。

    百威亚太武汉酿酒厂于2021年底实现“碳中和”,是行业首家“碳中和”工厂。同年,武汉工厂升级使用两台生物质锅炉,燃烧热效率升至112%,碳减排比例高达85%。2022年,百威亚太与锦州市政府签署“碳中和啤酒厂”战略协议,承诺年底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年底,百威中国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签约电力占27.5%,使用可再生电力13,700万度,减少碳排放103,324吨。截止2022年6月,百威共有四家工厂实现100%可再生电力酿造,20家酒厂已投入或签约安装太阳能板自给供电。

    百威中国自2014年起发展绿色物流。2021年,重型电动卡车装载量从23吨提升到29吨,投入使用335辆绿色卡车。

    为进一步减少供应链减排,华兴集团,作为百威最大的玻璃供应商,将太阳能列入了其生产经营的重点绿色能源。2021年,华兴浙江工厂首次安装使用屋顶光伏太阳能发电设施,后续共7个项目推广全国,覆盖屋顶面积约31.1万㎡,每年可发电2800万千瓦时,减少超2.1万吨碳排放。

  •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双碳”项目显成效,持续构建“1+2+3+4”发展
    9880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双碳”项目显成效,持续构建“1+2+3+4”发展

    作为“与时代同频、与家国同新”白酒企业,洋河股份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先后实施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循环水系统、沼气锅炉产汽及光伏发电等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节水型先进企业等称号。

    洋河带头关停2台35吨燃煤锅炉,实现区域集中供热,年减排温室气体5.5万吨、二氧化硫40.7吨、氮氧化物44吨。利用厂房屋面建设33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3000万度,可减少2.3万吨碳排放。

    洋河率先建设智能化酿酒车间,全自动化生产,能耗下降41%,耗水下降33%,原酒合格率达到100%。

    洋河投资2000多万建设沼气锅炉,每年可产生蒸汽20万吨,减少碳排放6万吨,实现经济效益4000万元。建设循环水系统,每年节约水资源200万吨,循环用水总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在80%以上。

    未来,洋河将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品牌及世界领先的碳中和理念、技术和实践经验,持续构建“1+2+3+4”发展战略,聚焦清洁能源、余热利用、梯级利用等领域,践行“双碳”理念,彰显时代担当,建成白酒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

  •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打造水生态基础设施样板,注入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0048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打造水生态基础设施样板,注入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广州水投净水公司坚持生态治理和城市更新相结合,打造生态化地埋式净水厂,该模式获得2020年“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022年入选《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2022)》十佳案例。

    2020年,8座地埋式净水厂建成投产,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由340万吨/天提升至496万吨/天,助力全市147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13个国省考断面全面达标,获得中央环保督察组的高度肯定,广州入选首批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黑臭河涌治理”获评市民认为建设美丽宜居花城中成效显著的工作。

    地埋式净水厂的出水指标优于国家一级A和地表V类水标准,再生水循环利为厂区生产用水、景观用水及周边环境补水,净水厂地面绿化率为62%-92%(平均为80%),相当于增加59公顷绿地,花园式优美景观吸引了科研创新基地等综合开发。

    地埋式净水厂树立了城市污水治理的新标杆,助力广州成为水环保产业先进城市,被国家级融媒体宣传平台在国内外广泛传播,成为“双碳时代”的绿色广州新名片。

  • 康师傅饮品控股有限公司
    推出首个碳中和茶饮料,“双碳”实践初见成效
    8901
    康师傅饮品控股有限公司
    推出首个碳中和茶饮料,“双碳”实践初见成效

    在大力建设“双碳”背景下,康师傅确立以“开展碳基线盘查”、“设定减排目标”、“设计减排举措”三步走的核心路线图,指导公司碳中和实践,并已有了初步成效。

    康师傅计划于10月26日在上海正式举办“国内首个茶饮料碳中和路径实践成果分享会”,发布国内首款真正实现碳中和的茶类饮料“纯萃零糖原味茶饮料”,该饮料获得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颁布的碳中和证书,是康师傅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创新实践。

    基于过往碳中和实践经验,康师傅还发布了两项团体标准,分别是:《茶类饮料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行业领先的茶饮料碳足迹核算标准;《茶类饮料产品碳中和评价技术规范》,茶饮料碳中和评价标准,由康师傅联合其他单位共同起草,均为行业领先。细化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及碳中和评价标准,为茶饮料行业实践碳中和提供了“说明书”。

    “双碳”目标是国之大计,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社会、自然有着广泛深远的意义,康师傅持续深入推动“家园常青,健康是福”可持续发展战略,期待与更多上下游合作伙伴、业内外同仁共同努力,以科技赋能环保,积极探索、笃定前行,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用电节能降耗解决方案,助达5G基站“双碳”目标
    515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用电节能降耗解决方案,助达5G基站“双碳”目标

    高新兴智慧空开是一款具有保护、电参数计量、告警、通信一体化的综合智能控制装置,有自动控制分合闸功能,通过设定定时关断任务,可以实现定时分闸与合闸的控制,以达到节约用电、节能减排的目的。如设定办公室利用智慧空开设定早晚定时通断电,避免晚上人少时浪费电、或下班忘记关电的情况,达到节能效果。

    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万个。从《中国移动5G基站节能技术白皮书》了解到,具有可操作性、效果明显的是站点级节能。高新兴推出的GXX-ZK系列智慧空开设备,支持自定义设置,按需用能,针对潮汐效应明显的站点,根据项目实际测算结果对比分析,每年节能效率15%以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

    目前,高新兴智慧空开已经在多个行业和客户进行应用,包括工厂园区、商业建筑智慧用电管理、运营商基站机房节能减排应用、学校智慧用电管控、智能家居等终端用户场景,使用数量在数几千台以上,为安全用电和智慧用电提供了保障手段。

  • 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实体结构的再生混凝土施工技术
    520
    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实体结构的再生混凝土施工技术

    依托公司承建的华南理工游泳馆项目,与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合作开展,基于建筑实体结构的再生混凝土施工技术,将再生块体与现浇混凝土浇入构件内,实现对部分现浇混凝土的直接取代,达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目的。该技术既可缓解天然砂石短缺的困境,又能实现大宗建筑固废减排,节能环保效益明显,契合绿色新发展理念。

    建筑实体结构再生块体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人工将破碎后尺寸为60~300mm的旧混凝土块体,合理均匀地布置在建筑实体混凝土构件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充分振捣普通混凝土,使之与再生块体、钢筋之间发生反应,形成再生块体混凝土结构,实现工程废弃物循环利用。

    再生块体混凝土全过程一体化施工控制技术:从再生块体原材选择、破碎、粒径筛分、润湿清洁、摊铺、浇筑和养护施工全过程,形成完整的再生块体生产链条和各环节质量控制标准,实现替代普通混凝土结构构件。

    该技术科显著提升工程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工程废弃物的排放与堆积,节省水泥用量25%~30%,有效缓解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开裂问题,明显减少防水化开裂所需冷却管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伊利发布中国食品行业首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
    675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伊利发布中国食品行业首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

    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路线图

    4月8日,《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路线图》正式发布,伊利成为行业率先发布双碳目标及路线图的企业。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表示,伊利已在2012年实现碳达峰,将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制定三个阶段的具体任务。

    当天,伊利“云牵手”43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启动“零碳联盟”,共同签署《让世界共享健康—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倡议书》,授予7家供应商“伊利集团全球供应链低碳先锋”称号,携手全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践行《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

    2021年,伊利获得必维集团(Bureau Veritas)颁发的碳中和核查声明(PAS 2060),这是中国乳业首张碳中和核查声明,声明显示伊利已在2012年实现碳达峰。

    在《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路线图》中,伊利明确了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实施路线图,分3个阶段推进实施。

    多年来,伊利重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用实际行动引领全产业链的减碳工作。目前,伊利已取得“绿电交易凭证”,拥有5款“零碳产品”、5个“零碳工厂”,通过实施全生命周期减碳行动,向着“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的目标不断迈进。

  • 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面绿色可持续发展
    513
    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面绿色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镌刻在元气森林的企业基因中。作为中国食品饮料企业,元气森林高度关注绿色双碳议题,致力于通过低碳饮品、环保包装、智慧生产来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双碳”背景下,元气森林制定面向2030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友好”、“社会友好”、“用户友好”三大领域持续发力,将“三爱”使命向外延伸,推动未来全面绿色可持续发展。

    以元气森林工厂为例,从设计阶段开始引入绿色低碳理念,从源头减碳,并在运营阶段持续节能增效。同时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使用量和持续降低污水排放量,一增一减,减少碳排放。预计到2023年,元气森林六家工厂将设计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预计每年将产生4074万度绿色电力,减少约23790吨CO₂排放、相当于种植约216万棵树。

    2022年,元气森林四川都江堰工厂已获“碳中和工厂”认证。基于PAS2050,都江堰工厂中生产的白桃味气泡水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在元气森林专门设立了“供应商社会责任审核机制”,推动产业链向绿色转型发展。针对物流渠道,元气森林则努力推动其增加铁路运输等清洁交通使用比例,减少其碳排放。

  •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
    净零碳排放之旅,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
    1594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
    净零碳排放之旅,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

    作为全球知名的食品饮料企业,雀巢在2019年提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承诺,并在2020年推出具体行动路径和时间节点的路线图。雀巢大中华大区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聚焦在三大领域:进一步降低碳足迹、加速可持续包装转型、推进可持续采购。

    降低碳足迹

    2021年年底,雀巢合作牧场温室气体排放在2018年的基础上减少约15%。2017年至2021年,雀巢在中国工厂里完成了超300个节能减排项目和150余个节水项目。大中华大区的工厂增产减排,如青岛雀巢咖啡厂将咖啡渣处理后燃烧,产生的蒸汽重新用于生产制造。

    截至2021年,大中华大区新能源货车保有量一年内增加近五倍,新能源车城市内配送覆盖城市从年初到年底扩大超过四倍,西安与咸阳已实现100%新能源车城配。

    雀巢在国内推出植物基品牌嘉植肴,研制出燕麦饮和豌豆饮等多款植物基饮料。卓淳能恩3有机奶粉是雀巢在华首款碳中和产品,一罐奶粉可抵消14.2千克碳排放。

    可持续包装

    2018年至2021年,大中华大区减少数千吨原生塑料使用量。2018年到2021年,大中华大区塑料包装的循环再生率提高了10%以上。

    雀巢在中国与企业实施塑料中和计划,回收销售产品中含有的等量塑料包装材料。2020年至2021年,已累计中和超过40000吨的各类塑料包装材料,包括PET、PP、PE和软包装。

    雀巢注重加强员工沟通和认知,并引导消费者参与到可持续包装行动中来。例如Nespresso浓遇咖啡胶囊回收计划,回收咖啡胶囊加工后,制成筷子、瑞士军刀,自行车等。

    可持续采购

    在4C协会支持下,大中华大区已于2021年实现采购的咖啡生豆100%达到国际公认的4C可持续标准,提前四年完成集团承诺,带动6批共1105个合作伙伴种植者伴通过4C认证,惠及30720多名咖农,覆盖近20万亩的种植面积。

  • 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
    天津食品工厂:数字化运营助力工厂低碳可持续发展
    4556
    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
    天津食品工厂:数字化运营助力工厂低碳可持续发展

    联合利华可持续行动计划是联合利华持续重点关注的方向,获得多方认可,如在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排行中,联合利华持续被评为行业领领袖;在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GlobeScan 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公司SustainAbility联合发布的 “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袖”调查中,连续11年名列前茅。

    联合利华天津食品工厂遵循联合利华全球战略,将打造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工厂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运作中,通过数字化、自动化、精确化、智能化的转型,实现业务发展提升、企业降本增效,也推进实现工厂环境友好型目标的转型。

    天津食品工厂根据自身工艺用能特性,因地制宜设计了一系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碳排放量有效降低17%,能源消耗降低了31%,降低10%的损耗。秉持着可持续经营理念,天津工厂将废弃物运送至专业供应商处进行回收。例如工业污泥统一运送到蚯蚓工厂转变为绿化花土;废弃含油废液二次回收制成生物质油等。

    当前,天津食品工厂已获得LEED绿色建筑金奖认证,大力投资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中水处理系统,同时还将工厂各类废弃物进行回收及二次利用,以数字化推动工厂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联合利华天津食品工厂亦将结合公司总部及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进一步挖掘节能减排、减少塑料使用的机会点。

  • 广州格力电器
    GMV智睿家庭中央空调,单双缸切换运行更节能
    628
    广州格力电器
    GMV智睿家庭中央空调,单双缸切换运行更节能

    针对家庭中央空调的耗电问题,格力电器研发了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GMV智睿家庭中央空调,搭载变频变容技术,运用单双缸切换的运行模式,使压缩机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运行要求,解决了家用多联机产品最小输出过大、低负荷能效低这两大突出问题。

    传统家用中央空调多联机有个突出的使用问题,在开启少量内机时,机组10%负荷能效比50%负荷下降62%。

    数据显示,超过50%的用户多联机会安装五台室内机,但大多数时间里只运行一台。低负荷运行效率低,既不节能也不舒适,提升低负荷能效并降低最低输出至关重要。

    GMV智睿家庭中央空调能在仅开一台空调内机时,压缩机运行单缸模式,既能满足用户制冷热,也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电费开支,避免“大马拉小车”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室内机满负荷运行,GMV智睿家庭中央空调则切换双缸压缩机运行,高效制冷,节能减排技术大大提升。单双缸运行模式避免了开停机造成的温度波动和噪音,舒适性亦大幅提升。

  • 李锦记酱料集团
    绿色环保项目屡获殊荣,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
    652
    李锦记酱料集团
    绿色环保项目屡获殊荣,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

    “思利及人、造福社会、共享成果”是李锦记的核心价值观。从生产、包装、物流等环节,李锦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

    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设有光伏发电站,太阳能板总覆盖面积约5万㎡,利用半导体界面将太阳光能转为电能,节能环保的同时,还将富足电力输送给当地使用。该基地还建有16000㎡“人工湿地公园”,通过选择植物种植降解污水中的氮化物,日均净化4000立方米。

    李锦记还是全球首家采用地热能源的酱油生产商,开发了地源热泵,有效减少20%-60%碳排放。积极推动“环保3R”理念(减少使用、物尽其用、循环再造),降低资源损耗。今年6月,李锦记引进氢能源物流专车,每行驶10万公里减少120吨碳排放。

    李锦记在节能环保领域屡获殊荣。新会生产基地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称号,并成为全球发酵食品行业领域首家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铂金认证的企业。2022年,广州李锦记大厦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银奖”,同年获评广东绿色物流创新示范单位。

  •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减排“看不见的手”,数据中心能耗管理解决方案
    762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减排“看不见的手”,数据中心能耗管理解决方案

    在移动集团《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2020年重点工作要求和考核办法》的通知》加强通信能源消耗管理要求下,数据中心启动了能耗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实现所有设备电能数据自动采集,为绿色数据中心评定和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必要支撑手段。

    高新兴通过建设智慧能耗平台实现机房、数据中心的能耗采集、呈现、分析、节能策略管理,同时对接集团能耗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上传,支撑省端节能降耗和数智化转型。

    为保护数据中心前期建设投资,能耗系统与动环系统复用,仅增补未覆盖到的测点。高新兴提出“FSU双发组网”能耗创新组网思路采用二级架构组网,平台数据从现场采集硬件获取,FSU设备上送一路数据到能耗管理平台,另一路上送动环平台。

    数据中心能耗管理解决方案建设周期短、组网方案成熟稳定,有助于全面掌握数据中心园区PUE值及机房用电能耗的实时动态变化,将极大提升河南移动数据中心精细化运维管理水平。目前已在辽宁、河南、陕西等多个数据中心上线运行并获得高度认可。

  • 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
    麦当劳中国首家“零碳餐厅”开业,绿色餐厅将遍地开花
    655
    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
    麦当劳中国首家“零碳餐厅”开业,绿色餐厅将遍地开花

    2022年9月20日,北京麦当劳首钢园餐厅是国内首家“零碳餐厅”正式营业。餐厅按照国际权威绿色建筑认证LEED的零碳排放和零能耗标准设计建造,将于12个月后获得认证,成为中国首家“零碳餐厅”,这也是亚太地区首家同时获得两项认证的餐厅。餐厅拥有超2000平方米的场地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达33万度,能够满足运营电力需求,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00吨。

    麦当劳中国一直关注建造和运营更绿色的餐厅。2013年起,麦当劳中国开始探索餐厅的绿色节能,2018年,麦当劳中国引入绿色建筑国际权威LEED认证,聚焦6个核心板块,为绿色餐厅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量化标准的全面框架。

    截至2022年9月,近1600家麦当劳餐厅获得了LEED认证,每年减少碳排放约6万吨,广州已有绿色餐厅约140家。麦当劳中国也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LEED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麦当劳中国将提前完成1800家LEED认证绿色餐厅建设的第一阶段目标。

  • 福建宁德智享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以换代充,大湾区两轮电动车智能换电项目
    537
    福建宁德智享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以换代充,大湾区两轮电动车智能换电项目

    大湾区两轮电动车智能换电项目旨在推动两轮电动车的换电模式,将电池充电过程置于充换电设施中,将分散的充电行为转变为“车电分离”“柜电一体”的换电模式。

    宁德智享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小哈换电)是哈啰旗下的两轮换电业务品牌。2019年6月,哈啰联合宁德时代、蚂蚁金服共同出资进军两轮出行换电领域,面向公众提供两轮电动车换电服务。成立3年多来,小哈换电以科技革新两轮出行能源补给方式,加快推广“以换代充”的新兴能源消费模式。目前,小哈换电已在全国超三百座城市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网络能力,提供两轮出行用电服务。

    小哈换电自2020年10月落地大湾区,目前已在大湾区城市铺设电柜超3000多个网点,累计提供换电服务约5000万次,减少碳排放约5万吨,相当于约20000辆私家车行驶1年的碳排放量。

    在“双碳”、新能源、新基建的时代浪潮下,小哈换电在大湾区城市建起两轮电动车基础能源网络,初步形成规模化示范效应,正以技术和市场化手段充分赋能城市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