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盛会,港澳同心传全运圣火
11月2日上午11时许,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火炬传递顺利完成。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城同传、三地联动,燃起湾区共赴盛会的激情。
香港站:火炬传递多元化同心传接
海风轻拂,旗帜猎猎。清晨的香港维港两岸,晨曦映照金紫荆广场,红旗迎风飘扬。上午9时30分,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火炬传递正式启动,全程约10公里。首棒由香港男子乒乓球运动员黄镇廷从添马政府总部出发,火炬高举,跨越维港两岸。
“开始!”随着指令响起,黄镇廷迈步出发,金色火焰在晨光中跳动,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他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笑言:“没想到会跑第一棒,希望能开个好头、起到带头作用。看到这么多热情的市民为我们加油,真的很开心。”

香港站共有50名火炬手,其中42人由各机构提名,经甄选产生,涵盖体育界、赞助机构代表、义工、青年、残疾人士及少数族裔等多个界别;其余8人由十五运会组委会指定。火炬传递路线以特区政府总部为起点,以十五运会香港赛区主场馆启德体育园为终点,途经添马公园、中环、湾仔海滨、金紫荆广场、香港文化中心及香港太空馆等地标。
在金紫荆广场前,火炬交接的瞬间,火光映红金紫荆雕塑。巴基斯坦裔的利哲宏与德高望重的霍震寰老先生交接了火种,手持火炬接力前行。他告诉记者:“作为香港少数族裔的代表,能在象征香港的金紫荆广场传递全运会火炬,意义非凡,更感到光荣,也体现了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多元与包容。”
沿途,市民手持国旗、区旗挥舞应援,不少家长举起孩子的手,共同高喊“加油”,现场洋溢着喜庆与热烈气氛。
汽笛声响,火炬由护卫队护送登上天星小轮。维港波光粼粼,火光随浪闪烁,对岸尖沙咀的建筑在晨光中渐次明亮。香港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李静作为唯一“海陆火炬手”告诉记者:“我曾担任过火炬手,但这次能坐船跨海传递,非常特别,也很荣幸。”

约10时47分,女子剑击运动员佘缮妡手持最后一棒火炬跑入启德体育园中央广场,将火炬点燃火盆,完成“收火仪式”。随后,火炬护卫将火种移入火种灯,火种将启程前往广州,进行“三地融火”仪式。
年近八旬的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霍震霆完成火炬传递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我继北京奥运会后第二次传递火炬。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全运会,彰显大湾区理念,促进体育交流与融合,意义非常特别。”

澳门站:文化共融展示“活力澳门”
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火炬传递2日上午9时30分在澳门特区政府总部举行。行政长官岑浩辉在火种盆点燃火炬并授予第一棒火炬手,随即由来自各界别代表的火炬手接力相传,50名火炬手途经澳门多个著名地标,最终传至享负盛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点大三巴牌坊,并举行了火炬传递的收火仪式。火炬传递路线全长约2.6公里,突出“文化共融”的主题。

第一棒火炬手李祎是前澳门武术代表队运动员,曾多次代表澳门特区参与国际体育赛事,获得过2023年杭州亚运会武术女子长拳项目金牌等优异成绩。最后一棒火炬手则是现役澳门空手道运动员郭建恒,曾在杭州亚运会上夺得2面银牌。“非常开心能担任最后一棒的火炬手!”对于本届全运会在澳门家门口本土作战,郭建恒表示一定有信心冲击奖牌,当下只需要调整好情绪和状态,“迎难而上,无惧任何挑战,力争创造最好的成绩,创造历史!”

圣火穿越澳门的大街小巷,由50位火炬手接力相传,每一步都展现了澳门奋发同行的城市风采,每一次交接都传承着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大三巴牌坊前的收火仪式结束后,现场演唱起了由澳门本土音乐人联合创作的全运会宣传主题歌曲《心动同行》。作曲者马志容告诉记者,《心动同行》以“全民联动”和“湾区相约”为核心,力求将体育激情与文化自信深度融合,歌曲展现粤港澳三地同心协力的融合发展图景,不仅鼓舞运动员追求卓越,也号召公众参与全民健身。正如歌词中所唱:“全民联动热情的竞赛,期待共你我奔向未来。”“全运让你我相约未来,Together shine,每一位齐响应:在湾区相约,世界和应!”

在大三巴牌坊前熊熊燃起的全运圣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岑浩辉表示,全力以赴办好澳门赛区各项赛事,为全运会及残特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澳门力量,让“活力澳门”的独特魅力在更大舞台上熠熠生辉。
文丨记者 王漫琪 特约撰稿人 梁源 梁嘉丽
图丨记者 蔡嘉鸿(除署名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