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拳击比赛在深圳宝安开赛 40支队伍206名选手角逐13枚金牌
伴随着运动员从旋转门迈步而出,配合着璀璨夺目的灯光效果,11月1日下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拳击比赛决赛在深圳市宝安体育中心体育馆拉开战幕。这也是宝安区首次独立承办十五运会竞技体育项目。


比赛首日,共进行女子(54-57公斤级)、男子(48-51公斤级)、男子(54-57公斤级)、男子(75-80公斤级)八分之一决赛等共24场比赛。世界军人运动会冠军许紫春,世界青年拳击锦标赛冠军王敉祺,亚运会冠军托合塔尔别克·唐拉提汗 ,上届全运会冠军阮木兰,全国冠军葛雅琪、郑梦婷、蔡妍等一众名将系数登场。


在为期13天的赛程中,来自全国40支参赛队伍的206名运动员将向13枚金牌发起冲击。13个小项,涵盖男子51公斤级、57公斤级、63.5公斤级、71公斤级、80公斤级、92公斤级、92公斤以上级以及女子50公斤级、54公斤级、57公斤级、60公斤级、66公斤级、75公斤级等级别。根据规则,每场比赛实行三回合制,每回合3分钟,以10分制评分。各组别运动员将通过淘汰赛层层晋级,直至决出冠军。
十五运会拳击比赛星光熠熠,汇聚了3位奥运冠军——常园、吴愉、李倩,5位亚运冠军——吴愉、杨文璐、杨柳、李倩、托合塔尔别克·唐拉提汗,还有国内众多顶尖选手参赛。
根据赛程安排,比赛将于每天14时开赛,11月9日休赛一天。从11月10日起,将陆续展开多场金牌争夺战。
作为赛事核心场馆,宝安体育中心体育馆以“对标顶级标准、兼顾赛后利用”为原则完成全面升级,多项设施达到甚至超越亚运会标准。场馆内部部署了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展现了前沿的科技应用场景。为满足拳击竞技需求,场馆不仅完成座椅更新与地胶铺设,还重点优化专业体育工艺,科学规划拳台、热身区与检录区,实现运动员、裁判与观众流线有效分离,保障赛事公平有序。同时,创新部署“光储超充”一体化系统,打造绿色充能体验,呼应深圳“超充之城”建设,为赛事注入低碳活力。
宝安区委秉持“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理念,推动拳击赛事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打造“观赛+体验”消费场景,联动文旅资源辐射,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秉持“赛后效应”理念,改造后的场馆可通过空间灵动切换,满足市民健身、文体活动等多元需求,实现体育资源可持续利用。
文 | 李薇 陈云强
图 | 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