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事关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广东新规来了
近日,由广东省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牵头制定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于10月21日正式实施。
为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治理,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频发的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在省应急管理厅指导下,省安全应急研究院和省电动车商会、深圳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经赴江苏、海南等地深入调研,开展政企座谈、专家研讨、公开征求意见等,对标准进行反复打磨、修改、完善,历时一年多制订完成。
该标准为国内首个覆盖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建设、运营、使用、应急”全生命周期的地方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的场地要求、供配电要求、充换电设备要求、运营管理要求和应急管理等内容,填补了广东省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行业技术标准的空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不规范、充电火灾频发等痛点问题,可为全省超3000万辆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提供统一的“安全标尺”。
该标准聚焦“建设和运营”环节管理,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融合安全和消防领域要求,量化、细化充电设施相关指标,构建充换电设施运营安全底线,为企业建设和运营充换电设施提供可行、实用的技术依据。
主要亮点有:
一是火势“化整为零”。充电设施需分组建设,组与组之间须设防火间距或实体隔墙,防止局部失火造成全局受灾。二是杜绝漏电伤人。集中充换电设施不应设置在易积水、易涝和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附近,以防漏电引发事故。
三是实行安全“双检”。明确运营单位须定期开展场地线上、线下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停用整改。四是安全系数“加码”。明确充电柜、换电柜材质、性能等要求,提升高温预警功能,减少隐患出现几率。五是应急演练常态化。运营单位需根据充换电设施事故风险特点,每年组织应急演练,筑牢安全防护堤。
该标准实施后,将有效防范化解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安全风险,减少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提升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质量及运营管理水平,对推动行业安全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文|记者 郭思琦 通讯员 粤应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