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广东升级一次性餐饮包装治理,以源头减碳+循环体系构建湾区绿色样本

金羊网 2025-10-21

广东省正推动一次性餐饮包装与餐具治理,从传统“限塑”向“源头减碳+循环体系+规范化替代”升级。通过堂食场景严格管控、外卖端量化减排、末端回收体系建设及替代技术推广等多维度举措,全省正将“循环、易回收”的环保倡议转化为常态化运营模式。

 图/视觉中国

近日,记者了解到,巴斯夫凭借水性阻隔涂层技术与湛江一体化基地的双重布局,为广东绿色供应链升级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广东在一次性餐饮包装治理领域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广东在2020年发布的《实施意见》明确对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与吸管实施禁限,确立源头减量与末端循环的制度框架,并设定外卖场景到2025年减量30%以上的量化目标。2022年出台的省级行动方案及部门配套文件,进一步将禁限范围扩大,推动可回收、可降解产品在电商、外卖、快递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地市层面形成特色治理样本。广州自2023年起全面禁止堂食使用不可回收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将外卖减量30%的目标纳入硬性考核,并同步提升快递行业免胶带纸箱使用率。深圳则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产品,构建跨平台可循环包装运营回收体系,形成“源头减量+循环网络+合规替代”的系统解法,凸显广东“不唯可降解,重多元协同”的治理思路。

传统纸质餐饮包装依赖PE淋膜实现防水防油功能,却因复合材质难以分离导致回收困难。水性阻隔涂层技术的应用成为破局关键——通过在纸面形成超薄功能层,既能实现液体、水汽、油脂阻隔及耐擦拭、耐热封等核心性能,又可避免塑料淋膜带来的回收障碍,使包装具备再制浆能力,显著降低碳足迹。

以巴斯夫Joncryl® HPB水性成膜分散体为代表的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以涂代膜”的技术升级,在满足食品接触安全标准的同时,精准契合广东源头减碳与易回收的政策导向。在技术输出的同时,巴斯夫通过重大项目投资深化本地化协同。其湛江一体化基地作为全球标志性的外资重大投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该企业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该基地依托“技术—场景—产业链—能源”的四位一体协同模式,不仅为华南地区提供绿色制造所需的本地化材料供给,更通过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底座,持续为广东实体经济注入长期动能。

广东已形成三条清晰的产业落地路径:堂食场景优先推广可重复使用餐具,确需使用一次性产品时,优先选择纸基+水性阻隔或纸/植物纤维方案;外卖场景采用“循环容器+回收网络”与“纸基+水性阻隔”双轮驱动模式,在商圈、园区、校园构建回收闭环的同时,对难循环场景实施单一材质替代,并通过平台引导减少餐具赠送;供应链层面则推动纸厂、涂布企业与涂料供应商协同,建立阻隔等级、热封性能与再制浆性的量化验证体系,确保产品合规性。

当前,广东正通过政策目标、产业技术与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力,推动一次性餐饮包装领域的循环与易回收模式走向常态化。这一治理实践不仅为全省“双碳”目标达成提供重要支撑,更有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治理样本。

文 | 记者 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