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选择汕头南澳?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横渡挑战的背后
“他为什么选择汕头南澳岛?”
9月14日一大早,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身着泳裤、头戴泳帽,从汕头市南澳县后宅镇下田安附近海域出发,开启8公里蛙泳横渡挑战,目标直指潮州饶平海湾。
张朝阳跃入碧波的身影,让岸边人群响起阵阵欢呼声,围观的市民游客不仅关注着这场体能突破,也有人发出疑问:这片海岛究竟藏着怎样的魅力,能接连吸引大家关注和挑战。
而这份魅力的佐证,早在上周就已显现:9月8日,外交部原发言人赵立坚在个人微博“带货”南澳,他分享的山海交融的海岛风光视频是他对这片海岛的欣赏,引得网友纷纷留言“种草”。
从赵立坚的“云端推荐”到张朝阳的“实地挑战”,南澳岛魅力或许是多元的,既有能承载顶级赛事的体育活力,更有深耕“蔚蓝”的海洋经济实力,这份“文体+经济”的双重底气,正是它持续吸引目光的核心密码。
横渡为十五运助威:秀出南澳体育活力新坐标
“今天,希望用这场横渡的成功,来传递一种正能量和信心,希望正在汕头举办的十五运会手球比赛能够打得好、获得成功!”开启横渡挑战前,张朝阳为此刻正在比赛奋战的十五运会的运动员们加油助威,言语间充满对体育精神的热忱,也点出了此次挑战与十五运会的深层联结。
当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竞技体育组首个成人组赛事女子手球项目已在汕头拉开战幕;而今年11月,十五运会冲浪比赛更将接力落地汕头,举办地点正是南澳青澳湾——
张朝阳的横渡之举,恰似一场“提前预热”,让大众的目光提前聚焦到这片兼具自然禀赋与体育基因的海域。
南澳能成为全运会冲浪赛场,绝非偶然。青澳湾海域海床平整无暗礁,冬季浪高稳定在近2米,常年气候湿润、风向适宜,是国内罕见的天然冲浪场地。近年来,汕头南澳已成功举办过全国冲浪锦标赛、广东省青少年冲浪锦标赛等赛事,从专业赛事组织、安全应急保障到周边配套服务,都积累了成熟完善的经验,为承接全运会赛事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随着张朝阳横渡挑战的热度发酵,“南澳=优质水上运动目的地”的印象进一步深化。当人们谈论这场8公里极限挑战时,也会自然联想到数月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冲浪选手将在此逐浪竞技的生动场景。
而在此背后,正是南澳从传统的“海岛旅游地”,向更具活力的“体育活力新坐标”加速转变的写照。
邂逅“彩虹海”:全网见识南澳海洋经济实力
如果说赵立坚的视频让南澳的“颜值”出圈,那张朝阳横渡过程中邂逅的“彩虹海”海域,则向全网展现南澳的海洋经济“实力”。
在本次横渡挑战直播中,镜头随张朝阳的身影掠过海面,只见成片红、蓝、黄三色浮球在阳光下错落排布,随海浪轻轻起伏,宛如一片铺在海上的“彩虹”。
事实上,这片彩色海域不仅有“颜值”、更有“产值”,它除了是南澳的网红打卡点外,更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南澳县牡蛎生态养殖基地,传统泡沫浮球早已被彩色环保浮球替代,渔民们用数万只浮球连成一片“海上彩虹”,既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又通过科学规划养殖间距、优化浮球布局,让牡蛎获得更充足的生长空间,大大提升养殖效率和生蚝品质,使得生蚝成为“南澳金名片”,带动岛上渔民增收致富。
作为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坐拥海域4600平方公里,有丰富的渔业资源、风能资源和生态资源,这份“山海相拥、陆海联动”的宝藏禀赋,为其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9月11日,全国首个吸力筒基础桁架式“风渔融合”项目——“盛唐一号”海洋牧场在汕头南澳正式投产。这座矗立于风电场间的“海上智能粮仓”,将通过立体式用海、复合化开发模式,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一片海两种收成”循环经济体系,是汕头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首个示范项目,也是广东省在探索集约式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上再迈一步的重要标志。
所以,对于网友的问题“他为什么选择南澳”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这片海,既是自然禀赋的馈赠,更是“海上新广东”的生动投影。我们相信,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化、产业融合持续升级,这片海域必将迸发更多活力,成为推动汕头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深耕“蔚蓝”向海图强的生动实践,为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海岛样本”。
文、图 | 记者 蚁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