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苹果联通携手!iPhone 17 Air首发eSIM,联通股价应声大涨超7%

金羊网 2025-09-11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亮相4款iPhone等产品,重磅推出迄今最薄的iPhone 17 Air,取消物理SIM卡槽,仅支持eSIM激活。苹果官方称,中国大陆仅部分运营商支持eSIM,中国联通是其唯一公开合作国内运营商。截至当日11时30分,A股中国联通股价大涨超7%,市值突破1835亿元,eSIM正推动运营商业务转型与产业链升级。

据悉,业内视此次苹果与中国联通合作为eSIM领域首次深度联动。专家称eSIM推动终端发展,为运营商带来新机遇。联通率先突围得益于长期布局,此合作标志eSIM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迈出关键一步,产业变革正拉开序幕。

eSIM落地中国,为什么是苹果和联通“率先牵手”?

“eSIM得到全球超过500家运营商的支持,包括中国联通。”苹果在官方新闻稿中的这一表述,被业内视为对中国市场eSIM进程的“官方认证”。事实上,早在发布会前数日,业内就传出中国联通已内部通知,为苹果新品提供eSIM业务支撑。尽管当时联通方面未予置评,但苹果的官宣彻底证实了这一合作。

为什么是中国联通?多位行业专家指出,在三大运营商中,联通对eSIM布局最为积极。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崔凯表示:“联通在整体用户规模上相对弱势,必须通过差异化的技术创新寻求突破。eSIM业务的先发优势,能帮助其吸引对新技术敏感的高价值用户。”

而从苹果的角度看,推行eSIM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设计哲学的必要选择。苹果高管在发布会上提到,取消SIM卡槽后,原有空间可被电池占据——换言之,eSIM直接为手机续航让路。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发起人袁帅认为,这是一种“双赢”:“eSIM符合苹果打造高端、创新产品的需求,而运营商也可借助苹果的产品扩大eSIM用户群体。”

iPhone 17 Air:薄的不仅仅是机身,更是苹果的战略转型

“设计不只关乎外观和感觉,更在于如何运行。”发布会伊始,苹果CEO库克引用乔布斯的名言,似乎为iPhone Air的诞生写下注脚。这款手机不仅是苹果史上最薄的,更代表着产品线定位的重新梳理。长期以来,标准版、Pro版和Plus版之间定位模糊,尤其Plus机型销量持续低迷。而iPhone Air以更轻、更薄、性能接近Pro的配置(搭载A19 Pro芯片),填补了中高端市场的空白。

Omdia分析师周晓磊指出,iPhone Air很可能承担着“战略试验田”的功能:“超薄设计需要高成本的工程、材料和工艺投入。此次尝试是为将来推出更薄、更耐用的可折叠iPhone做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极致轻薄也带来争议。续航成为用户最大担忧——尽管苹果声称视频播放可达27小时,却未公布电池具体容量。更引人注意的是,苹果同步推出了一款超薄MagSafe外接电池,仿佛默认了内置电量的不足。

长期关注苹果的消费者陈先生苦笑称,若出门必须带充电宝,追求“薄”便无意义,这反映出苹果在“设计”与“实用”间的权衡甚至妥协。至于价格上,iPhone 17标准版5999元起、Air 256GB版本7999元起、Pro 256GB版8999元起、Pro Max同等容量9999元起、2TB版更是高达17999元。

eSIM生态崛起:一场由运营商、芯片商与终端厂商共谋的变革

eSIM的真正推行,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在运营商层面,中国联通已在全国25个省市开通eSIM服务,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我的eSIM”也更名为“联通eSIM”,明确业务推广意图。而中国移动目前仍仅支持“一号双终端”业务,主要用于智能手表。

在芯片与解决方案端,多家A股公司已深入参与eSIM产业链。紫光国微2025半年报显示,其eSIM产品已导入多家头部手机厂商并实现批量发货;新恒汇的eSIM芯片封测业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91%;东信和平、恒宝股份等企业也已在eSIM管理平台方面与运营商展开合作。

不过,eSIM在中国智能手机终端的大规模推广仍面临挑战。

袁帅指出,“eSIM需要解决如何在实名制和防诈骗监管框架下,平衡便捷性与安全性的问题。”而这恰恰是2023年eSIM业务曾被叫停的主要原因。

文、图 | 记者 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