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二手车,正在“卷”向全球
2025年8月下旬,广州接连举办了两场高规格的二手车出口大会。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正在这一新兴赛道中释放出强劲动能——今年1至7月,广东二手车出口量已达4.6万辆,超去年全年总量。
然而行业高歌猛进的背后,广东也正迎来一场关于售后体系、车源整合与海外适应的严峻大考。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深入一线,对中国二手车出口生态展开了独家调查。
政策红利下的“广东速度”
在广州港南沙汽车码头,广东广物优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晓庆穿行于整齐排列的二手车之间,仔细核对着手中的发货单,这批车即将发往阿联酋迪拜。
今年前7个月,广东向阿联酋出口了1.6万辆二手车,阿联酋也成为了广东二手车出口最大贸易伙伴。
这是广东二手车“出海”提速的缩影。自2019年中国启动二手车出口试点以来,广东凭借扎实的汽车产业基础和灵活的政策创新,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国家将二手车出口管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二手车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
“广州二手车出口能迅速起势,离不开扎实的车源基础。”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严斐向记者谈到:“广东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一,‘以旧换新’等政策也为二手车出口提供了稳定供给。”她同时透露,广东省商务厅等11个部门已建立专项工作机制,为出口企业提供备案、通关、退税等一揽子支持。
广州市商务局贸易管理处副处长刘向荣向记者补充道,南沙在全国首设专用于二手车出口的机动车服务登记站,实现“一站式”办理出口待转移业务。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也陆续建设二手车出口基地,提供车辆检测认证、注销、物流报关等全链条服务。
广东布局二手车出口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23年,《广东省促进二手车出口若干措施》就已出台,从车辆过户、出口流程、退税效率等八大方面提供系统支持,尤其将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极大提振了企业信心。
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沙还率先推出“穗港汽车出口快线”,更是将内地输港新能源汽车等待上牌时间从14天压缩至3天。此外,还设立4家汽车出口服务基地,提供“新车上牌+转移待出口+车辆注销”等“一站式”服务。
行业热潮中的双重挑战
在广东新能源汽车高调出海、闪耀全球的同时,许多人尚未意识到,一批批行驶过数万公里的国产二手车,正搭乘着货轮驶向全球,成为衔接“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的新纽带。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已突破40万辆,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循环与外贸转型的新引擎。
在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看来,全球汽车市场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新兴市场已成为全球汽车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他指出,“随着这些地区人均GDP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仍处于‘S曲线’的上升阶段,潜力巨大。”
徐长明进一步分析,新车出口与二手车出口之间存在明显的时序关联:“通常新车出口先行铺路,待市场认知和配套初步建立后,二手车才能跟进。”
2024年2月,商务部等五部门全面放开二手车出口备案,全国超2000家企业迅速涌入。2019年至今,中国二手车年出口量已从不足0.3万辆跃升至2024年的43.6万辆,增长超过145倍。
然而繁荣之下,挑战也在悄然滋生。
宝利捷汽车服务公司的业务经理张亮(化名)已经从事二手车交易业务二十余年,从去年开始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目前一个月能出口超200台高里程二手车。
张亮向记者坦言,售后服务是目前开展高里程二手车出口业务的主要挑战。他们通常的服务流程仅限于按客户要求寻找车源、组织出口并运抵目的港,而后续的售后服务则往往由采购方自行承担。“这种模式既不规范,也难以形成标准。”他补充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二手车出口仍以“散单采购”为主。“很多海外客户通过中间商在中国‘海淘’式找车,这种模式难以规模化。”他认为,必须将“一车一况一价”的非标产品尽可能标准化,才能在海外市场快速建立认知。
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使得部分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形成了“无售后”的负面印象。与此同时,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更具挑战的是价格倒挂。
在迪拜等转口贸易枢纽,出现了保税区现车比国内采购价更低的怪象。“一些中资经销商海外囤车难以消化,只能降价抛售,直接冲击国内出口定价。”某汽车出口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
面对挑战,行业正在寻求破局。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二手车出口生态大会上,“二手车机构车源出口工作组”正式成立。该工作组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神州租车联合发起,首批成员涵盖23家主机厂、7家金融租赁机构、5家租赁及出行企业及3家经销商,覆盖从车源供给、金融服务到流通服务的全链条主体。
“我们要把分散的车源、技术、渠道整合成‘一张网’。”神州租车副总裁李嘉表示:“让中国二手车从‘各自为战’转向‘抱团出海’,真正成为海外批量采购的首选,共同打造中国二手车海外口碑。”
李嘉透露,工作组将聚焦四大方向:建立车源标准、统一产品与交易流程、强化车况透明度和诚信体系、共建海外服务网络,以实现“品质出海”和可持续发展。
在严斐看来,未来随着二手车出口政策进一步明晰、检测认证和售后体系趋于完善,“一车一况”的难题也有望得到妥善解决,广东将在全球二手车贸易中形成更强的品牌集群效应。
国际买家看好广东二手车
中国二手车出海步伐持续加快,在“抱团出海”成为国内行业共识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采购商跳进市场,成为广东二手车驶向世界的重要推动力。
来自黎巴嫩的Omar是国际贸易公司ChinaGate的CEO。近几天,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视频:一批刚采购的车辆正在装柜准备发往海外。他将这段视频精心剪辑并附上说明转发给客户——如今,二手车采购已成为他业务中新兴且关键的一部分。
Omar向记者总结了在他看来广东二手车的三大优势:质量可靠、智能化水平高、价格具备竞争力。“我们正计划近期内在广东追加采购20台二手车,主要销往阿联酋等市场。”据他观察,除了丰田、本田等传统品牌,像小鹏、比亚迪这样的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热度正在快速攀升。
刚刚踏入二手车出口领域的埃及采购商Sayed Eldowail也向记者肯定广东的市场地位。“广东车源充沛,二手车源稳定、优质。”面对中东市场新能源、燃油和混动汽车“三分天下”的格局,他尤其看好电动汽车的增长潜力。
来自乌克兰的采购商Natie则选择发力从二手车出口到配套服务的全链条“出海”。她告诉记者,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在当地广受欢迎,而他们不仅做二手新能源汽车出口,还涵盖充电桩等配套设备的供应。
国际买家的认可不仅来自一线贸易商,也来自布局海外链条的企业实体。例如壹路汽车集团在中东合作建立的海外仓,年周转能力已达2万辆,极大缩短了中国二手车的交付周期,提升了海外市场响应速度与服务体验。
如今,中国二手车出海,正航行至一片波澜壮阔而又暗流涌动的新水域。
广东凭借超过30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全国最大的乘用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南沙等重要港口,已在全球二手车出口的浪潮中率先起锚。然而,要实现可持续的远航,仍需穿越车源整合、跨境物流、海外售后、品牌建设等多重风浪。
这条出海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也正因风急浪高,每一次破浪前行、每一段新航道的开辟,才更显勇毅。
文、图|记者 孙绮曼 实习生 曾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