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启用!省超联赛揭幕战点燃广州南沙足球激情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正赛于8月23日在广州南沙的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体育场开幕,标志着该场馆正式启用并迎来首场大型赛事。
揭幕战由南沙湾区青年队对阵吴川青年队。赛事组织者表示,现场活动还包括了高校学生助威、无人机灯光展示、抽奖及岭南文化表演等,旨在营造热烈氛围。
南沙近年来持续建设足球基础设施并推动青训发展,足球运动已逐渐成为本地特色之一。记者了解到,足球在南沙已成为群众基础广泛、深植社区文化的运动项目,并通过甲级联赛等机制逐步探索群众体育发展路径。
设施强基,镇街筑根
织密湾区“绿茵网”
目前,南沙全区已建成123块足球场,包括学校、公园及大型体育场馆等多种类型,已形成以大型场馆为核心、多个镇街及学校场地为补充的足球设施体系。
例如横沥市民体育公园足球场于2024年建成,可容纳近千名观众,并承办了南沙区男子足球甲级联赛决赛。此外,多所学校足球场也承办过高规格赛事,如广州市优联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场地举办过澳式足球华南联赛和“百年名校杯”比赛。
南沙区男子足球联赛自2023年创办以来,已吸引多支本地球队参与。2024年联赛进行了89场比赛,36支队伍参赛,注册球员超900人,赛事直播观看量达260万人次。前国家队队长马明宇曾在采访中表示:“南沙的足球氛围特别棒,球迷朋友们非常热情,场地设施很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作为南沙首座大型综合体育场,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可容纳6万名观众。该体育场设计独特,观众可通过场内的“海景之窗”眺望伶仃洋及周边景观。
“为推进足球及体育高质量发展,南沙完成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鉴于发展速度快、人口增长快的现状,去年以来加大了足球场建设力度。”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吴家亮表示。
吴家亮介绍,南沙已投资建设横沥市民体育公园足球场和龙穴岛场地,今年再在榄核镇、中心城区公共区域等建设5片足球场,这些球场有的位于楼宇楼顶,有的地处商圈中心,极大地便利了全区群众踢球。
职业驱动,赛制升级
激活赛事新动能
南沙足球历经多年发展,本地队伍逐渐崭露头角。本届省超联赛中,以南沙街东瓜宇村球员为主力的湾区青年队首次参赛即进入正赛。东瓜宇村自1994年组建足球队以来,长期受到村民支持。尽管早期成绩不突出,但村民始终支持球队,每场比赛均前往助威。
随着南沙新区发展,体育设施改善,多名村民球员进入职业俱乐部青年队。16岁的谭乐恒通过村级比赛被发掘,现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入读广东省实验中学。队员郑扬在省超小组赛中攻入两球,并获2024年南沙区甲级联赛最佳射手。
队长樊伟勤表示,球队通过“老带新”模式不断发展,现涵盖14至55岁球员,并连续两年获得区联赛冠军。
2024年,南沙区男子足球联赛引入甲、乙级升降级制度,并采用国际足联最新规则。乙级联赛采用8人制,甲级为11人制,乙级冠亚军可升入甲级。樊伟勤称,2023年甲级联赛决赛中,球队以弱胜强击败有职业球员参赛的对手,夺得冠军。
青训引领,全民参与
催生城市新活力
青训体系是南沙足球发展的重要支撑。裁判许振成表示,自己长期参与南沙校园足球青训体系。许振成从南沙本地学校毕业后,现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珠江学校从事青训和裁判工作。该校为南沙青少年业余体校网点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足球普及。
南沙已建立起从小学到高中的足球人才梯队。例如鱼窝头中学作为广州市校园足球布局学校,曾多次获得区级比赛冠军,并为湾区青年队输送了多名球员。南沙区业余体校创新“无围墙”模式,与9所网点学校共享资源。
许振成介绍,通过青训项目带动,周边多所学校已开展足球教学。珠江学校现有3名足球专职教师,包括两名C级教练员,每周每班开设一节足球课,并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南沙区青训中心成立于2020年,现已组建六个年龄段的梯队。全区现有20余家青训机构,并定期举办足球文化节、球星见面会等活动。南沙还聘请国脚林良铭担任足球推广大使,并设立区楚良足球工作室,为青训提供专业支持。
目前南沙足球注册运动员987人,区队在训167人,青少年注册人数持续增长。许振成称,近期一次锦标赛选拔吸引了超500人参加,场地供不应求。
文|记者 江皓轩 通讯员 南沙区宣
图|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