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广州一高层住宅上演“教科书式”灭火,记者重返事发地还原背后细节

金羊网 2025-08-17

近日,广州市番禺区雅居乐剑桥郡佰利山小区发生一起高层火灾。危急时刻,邻居挺身而出、物业和社区快速响应、消防人员专业救援,多方携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接力灭火行动。其高效有序的处置过程被不少人赞为“教科书式”范例,引发广泛关注。

 羊城晚报记者重返火灾事发住宅,现场许多室内陈设已被燃烧为灰烬

8月15日,羊城晚报记者重返火灾事发地看到,107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原本放置在客厅内的家具,已经化为灰烬;墙面涂层大部分脱落,露出墙体。现场,房屋鉴定人员正对房屋结构安全进行评估。记者与多位亲历者对话,试图全景还原这场“教科书式” 火灾处置背后的更多细节,为高层火灾处置提供可借鉴的实战经验。

初期处置:

傍晚突发大火,邻居物业第一时间响应

时间回溯到8月11日傍晚,该小区31栋17楼一户住宅突发大火,火从阳台蹿出,火势猛烈,浓烟滚滚。

“当时,楼道里的烟感报警器触发警报。晚上6时01分,小区监控中心接到报警电话。同时,正在巡查的物业人员也发现了浓烟异常。”雅居乐剑桥郡物业公司秩序部负责人张继业回忆,当时,他们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消防小分队携带装备,3到4分钟左右抵达现场确认情况、拉起警戒线,并拨打119报警。


火灾事发楼层为17层 广州消防 赖茂青摄(22542053)-20250816165311.JPG

 火灾事发楼层为17层

彼时现场浓烟密布,物业工作人员根据日常训练经验,迅速分成两组:一组逐户拍门通知业主,引导居民从消防通道有序撤离;另一组则快速连接16层的消防水管,对起火位置进行初期火势控制。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张继业坦言,这是他在小区工作十多年来遇到最大的火灾,“当时心里确实紧张,但根本没时间多想,我们的任务是尽量减缓火势蔓延,为后续救援争取时间。”

与此同时,雅居乐北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林嘉伟及同事也迅速介入。“火灾发生后,我们立即跑到一层启动警报铃,与物业联动关闭煤气和电路,防止次生灾害。”林嘉伟同时在楼下敲锣,向楼上居民发出警示。

危急时刻,热心邻居也主动加入救援。住在隔壁栋19层的叶金峰,距离起火楼栋仅二三十米,凭借楼层高度差,他立刻冲出家门,打开楼梯间的消防栓,将水枪头架在自家阳台。在邻居于佳、物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扛起水压极大的消防水枪,在消防车抵达前喷出一道水柱,有效减缓了火势蔓延速度。

专业救援

兵分两路,内外攻协同灭火

与此同时,番禺区万博消防救援站、番禺区南村镇专职消防队立即集结赶往现场。长洲消防站、大学城消防站派出了消防车增援。

面对明火不断从阳台蹿出,现场指挥员立即制定救援方案,兵分两路展开扑救:内攻小组深入火场内部灭火,同时逐层疏散楼内居民;外围小组架设消防水炮,从外围压制火势,防止火情向周边楼层扩散。

“当时内攻小组的消防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着水带、水枪等装备,从消防通道爬上17楼,分批次进入火场。” 张继业在现场见证了灭火过程。

据悉,内攻小组共8人,由万博消防救援政治指导员曹党带队。曹党透露,起火房屋里的温度有上千摄氏度。内攻小组在迅速接通水源后,分两队冲进起火房屋:一队主攻灭火,另一队为前方队员喷水降温。

在内攻小组灭火的同时,外围小组迅速架设水炮。曹党表示,射水炮和内攻一样重要,水炮向火场周边喷水降温、压制外蹿的明火防止火势蔓延,实际上都是在为火场内部的救援工作争取更多时间和机会。

南村镇专职消防队同样在场。队长陈志坚回忆,当时他带领队员配合主力消防站开展内攻,其间发现隔壁房间因火势过大,房门受热变形无法打开,一名阿姨被困其中。“我们立即使用破拆工具,快速打开房门,成功将被困阿姨转移到安全区域。”

18时45分,现场明火扑灭,无人员伤亡。一场牵动人心的高层火灾,在邻居、物业、社区与消防人员的接力守护下,终于化险为夷。

“教科书式”处置背后:

日常功夫“落地”,每个环节不掉链

高层火灾因救援难度大、疏散风险高,一直是应急处置的难点。回顾此次火灾处置过程,从热心邻居的初期干预,到物业、居委的快速响应,再到消防部门的专业内外攻配合,以及小区内完善的消防设施,每一个环节都没掉链子。而这背后,正是日常应急消防工作落到实处的生动体现。

“消火栓不是摆设,应急处置流程不在纸面,这都是平时练出来的战斗力。”广州雅居乐剑桥郡项目总监张虎庆介绍,小区与番禺区消防大队、南村消防救援站、南村镇专职消防队保持着紧密联动:消防部门会定期为物业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小区每年还会联合消防部门组织不低于两次的消防演练,覆盖楼栋、商铺等场景,手把手教业主使用灭火器、掌握逃生技巧。“最近一次演练是在今年3月,专门针对49层超高层楼宇做了火灾处置模拟,正是有了这些实操经验,我们在真实火情面前才能不慌不乱。”

 消火栓检查记录

张虎庆补充,小区还组建了专门的应急消防小分队,负责日常消防设施维护与火灾先期处置。物业工作人员定期会对楼栋内的消防设施进行例行检查,确保关键时刻能用。记者在楼道内看到,消火栓上有检查记录。此外,小区内还设有多个微型消防站,摆放着灭火器、防毒面具等装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番禺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监督员杨光表示,近年来大队在火灾防范与防控上双管齐下:一方面组织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开展轮训,通过实战化训练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一线防火监督检查力量,强化消防执法力度,“接到居民举报的隐患线索,我们会到现场核查,发现问题要求物业或当事人整改,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防消联勤工作方面,消防中队、消防站、南村镇专职消防队会到现场开展检查,“目的就是让救援力量提前熟悉小区布局、灭火设施位置、疏散通道走向,这样真正发生火情时,才能精准处置、高效救援。”

目前,31栋大部分被疏散的居民已陆续返回家中。张虎庆介绍,物业正在推进后续处置工作:请专业人员检查楼栋公共外墙瓷砖,对松动、不牢固的瓷砖及时拆除,防止脱落伤人;对公共区域受损的地面、墙面进行修复。同时,针对暂未返家的业主,物业已做好安置方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高层住宅起火应该怎么逃?

假设一栋18层的住宅,4层某户人家失火,而你在15楼,这时该怎么办?

先在家里观察,判断是哪个地方着火。如果看到亮光,或看到烟、火,先仔细看看外墙有没有烧着,如果没有,那说明火大概率不会烧到你家来,这时候可以选择待在家里,楼梯间没烟的话可以从楼梯下楼到室外去。

如果楼梯间充满浓烟,显然是失火房间的烟进入楼梯间了,这时选择向下跑的话,有可能会导致烟气中毒或者烫伤,建议还是待在家里更妥当一些。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建筑的外墙能够燃烧。现在一些建筑做了外墙保温,一旦发生火灾后,这些保温材料被引燃了,火势就可能通过燃烧的保温材料,蔓延至其他住户家中。出现这种情况时,家中起火的住户,就要考虑立刻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如果楼梯间有烟气侵入,并且火已经烧到自己家中,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时,要做好呼吸防护,进入楼梯间逃生,因为楼梯间的可燃物相对较少;或者,选择家中一个没有进火且房门较好、有外窗可供呼吸的房间临时躲避。要记得,在楼梯间里面也要尽可能低姿,减少呼吸,避免吸入过多有毒和高温的烟气。

在我国,高度超过54米的住宅,通常设置有防烟楼梯间(两个,或一个防烟剪刀楼梯),防烟楼梯间都有前室,进入前室要通过一道防火门,而进入楼梯间还需要再通过一道防火门。

这两道门通常是要求“常闭”的,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从而保证楼梯间的安全。作为居民,要随时关闭这两道门。

文、视频剪辑 | 记者 郭思琦

图、视频拍摄 | 广州消防 赖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