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南沙三年“变奏曲”:试验田奏响世界“会客厅”

金羊网 2025-08-06

8月5日上午9时,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闻发布会。

2025年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第一阶段目标收官之年。三年来,这座年轻的滨海新城以创新为笔、以开放为墨,在粤港澳大湾区版图上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从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到青年创业的蓬勃活力,从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到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南沙正加速崛起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南沙景观图。刘伟 摄

创新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走进南沙科学城,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冷泉生态系统等一批“国之重器”在此布局,22家新型研发机构、19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筑起科技创新的坚实底座。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不仅带来了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更孵化出150余家青年科技企业,成为粤港澳联合科研攻关的重要枢纽。在这里,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5.48%,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创新驱动的澎湃动能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

与科技创新交相辉映的,是南沙日益凸显的对外开放优势。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国际海事服务集聚区年均船舶交易额达30亿元。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赋能211家企业扬帆出海,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位居全国第一。从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到承办世界媒体峰会,南沙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规则衔接打造融合典范。在庆盛枢纽片区,港式“全科门诊”为港澳居民提供着熟悉的医疗服务;在政务服务中心,社保“跨境通办”让港澳同胞享受同城化便利。三年来,南沙累计形成181项制度创新成果,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蝉联全国自贸试验区榜首。人民币跨境使用试点场景超1.1万个,广州期货交易所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引领产业风向。这些突破不仅打通了体制机制障碍,更让“一国两制”的实践焕发新的生机。

教育领域的融合尤为亮眼。52对港澳姊妹学校架起交流桥梁,全学段“就读无忧”机制让港澳籍在校生数量增长近2倍。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落成以来,1478场文体艺术活动让6万余名三地青少年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凝聚共识。

漫步南沙街头,处处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青春活力。户籍人口中18至45岁青年占比超四成,过去一年新增的11万实有人口中,青年人才就超过7万人。15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孵化企业项目2336个,“港澳青创新10条”政策奖补惠及1170人次。从“百企千人”实习计划到“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南沙正以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

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仅来自创新创业的机遇,更源于高品质的生活体验。22公里超级生态堤勾勒出滨海新城的优美轮廓,全域5G网络和990公里无人驾驶测试道路彰显智慧城市魅力。本周末,大湾区文体中心将带来“边看海边看赛”的独特体验,持续举办的马拉松、音乐节等活动满足青年多元文化需求。

站在新起点上,南沙正以更大格局谋划未来发展。国际化人才特区加快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辐射全球;多层次基金矩阵为青年创业提供资本支撑;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打破跨境执业壁垒。从推行政策措施“免申即享”到提供最长15晚免费住宿,从优厚的生活补贴到完善的公共服务,南沙以满满诚意广纳天下英才。

扬帆湾区,拥抱世界。南沙不仅是广州的南沙,更是大湾区的南沙、中国的南沙。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这座青春之城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奋力打造彰显中国气派、体现岭南特色、充满湾区活力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贡献不可替代的南沙力量。面向世界的南沙,正以昂扬姿态破浪前行!

文|记者 冷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