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大展鸿图!岭南文化何以跃居“全球顶流”?

金羊网 2025-08-04

“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我送阿叔茶具,他研墨下笔,直接给我四个字,大展鸿图……”7月26日,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中国舞者与纽约当地舞者近千人齐跳《大展鸿图》,现场活力四射。网友纷纷点赞:这波文化输出,有料!

最近,广东Rapper揽佬的一首《大展鸿图》风靡全球,热度居高不下。在Spotify华语歌手月听众排行榜中超越周杰伦,名列榜首。在YouTube、Tiktok等平台上,关于《大展鸿图》的翻唱、翻跳视频层出不穷。

《大展鸿图》用市井的烟火气和魔性的舞步,让岭南文化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存在。此前,广东乐队“五条人”带着他们标识性的红色塑料袋、人字拖,从海丰小县城走向巴西、葡萄牙,走向北美、新加坡,2025年又在日本的大阪、东京开全球巡演。

近年来,除了广东音乐,还有以英歌舞、醒狮、咏春、粤剧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在全球掀起热潮,成为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持续成功的生动实践。岭南文化的国际传播逐渐从符号化输出转向生活化叙事,以真实、多元、共情的艺术表达赢得全球市场。

为何岭南文化频频在海外爆火出圈?创新是关键。

歌曲《大展鸿图》开头采样了经典粤剧《帝女花》中“落花满天蔽月光”的著名唱段,将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嘻哈潮流巧妙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让人越听越上头。

编曲中还借鉴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曲的旋律走向,搭配广东地区特有的市井声音和方言口音,使歌曲充满年代感与地域特色。这种将广府文化与国际嘻哈风格相融合的创新尝试,被乐评人称为“揽式孟菲斯说唱”,打造出极具辨识度的新派风格。

英歌舞同样如此。2024年春节期间,广东普宁的南山英歌队受邀前往英国,在伦敦最古老的商业街伯灵顿拱廊,上演了激动人心的表演,吸引七十多万人围观,“伦敦刮起英歌舞风”等话题也霸屏了多个热搜榜。

在海外的走红英歌舞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诸多创新,许多英歌舞队员是90后甚至00后,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技艺,还创新了新阵法、新招式,使得英歌舞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在现代媒介的应用下,英歌+摇滚、英歌+街舞、英歌+电子音乐、英歌+戏剧等创新形式,丰富了英歌舞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

除了创新,“接地气”“有人气”的艺术表达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歌曲《大展鸿图》并没有走“高大上”的路线,而是用带着烟火气的市井生活打动全球听众,咋一听,甚至有点“土”,但是越听越上头。

从桌上的茶具,到墙上的“大展鸿图”题字,还有冒着热气的啫啫煲……《大展鸿图》把老广的日常生活唱得活灵活现,瞬间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国际传播并非只是宏大叙事,也需聚焦日常生活场景,做到“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

还有技术的支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平台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尤其是短视频、虚拟现实、在线展览等新兴形式,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和平台。岭南文化依托创新表达和产业赋能,在海外传播中展现出强劲影响力。

歌曲《大展鸿图》、英歌舞、咏春、醒狮等文化产品,借力数字媒介与产业化平台,实现了从区域性文化向全球性文化现象的跨越。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文化企业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积极搭建社交媒体、短视频等自主文化传播平台,以更具代入感、参与感的场景化表达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岭南文化海外传播的成功印证了文化出海的新范式:越是本土的叙事,越需全球化的表达;越是传统的基因,越需技术化的再生。 当“鸿鹄展翅”的舞步席卷海外街头,当英歌舞鼓点响彻伦敦大街,岭南文化正以鲜活市井气重塑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感知——生动、澎湃,且触手可及。

但是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所言,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建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岭南文化也需从“顶流”不断迈向“长流”,用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更鲜活的表达形式,展现岭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文|记者 孙磊

视频|记者 周巍 刘颖颖 蔡嘉鸿 宋金峪 实习生 王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