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镇村倡议下午6点一起点蚊香,统一行动有何奇效?
近日,广东佛山、广州、阳江、中山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陈村镇仙涌村等多村居以及中山黄圃、沙溪镇等多镇街陆续在网上发出倡议,请全体居民配合,于当天下午6点一起在家中点燃蚊香,同时将安排户外消杀同步进行。这一做法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为什么要下午6点全体一起点蚊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罗润齐表示,清晨和傍晚是伊蚊的典型活跃高峰期。村民家里一起点蚊香,让蚊子在活跃时不要飞进屋里,减少叮咬人的机会。据顺德区疾控工作组相关人员介绍,点蚊香把蚊子赶出去,配合外围的蚊虫消杀工作,就能实现“关门打蚊”,进行内外消杀。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刘起勇接受采访时介绍,如果大家统一行动,效果会更好。一般在一个地区要灭成蚊是用超低容量喷雾,蚊子接触到喷雾,它还没有死亡之前肯定会逃逸,逃逸时如果找到房子它就会进入。但是如果大家都在房内点蚊香,一方面是如果房内有蚊虫,它会被赶出去,另外就是避免室外的蚊虫进来,大家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外面再由专业队伍通过超低容量喷雾灭成蚊,会大大提高效果。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或花斑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伊蚊的出现时间一般在白天,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外出,穿长袖上衣、长裤,选择浅色衣物。
眼下正值三伏天,气温越高,伊蚊是否就会越活跃呢?刘起勇表示,蚊虫不是温度越高就越多,实际上最适合的温度一般在25℃-28℃。如果气温超过33℃甚至35℃,蚊虫的密度并非最高。由于昼夜温差,晚上往往是比较适合它的。伊蚊虽然被称为白天活动的蚊虫,但它活跃的叮咬高峰时段是7时到9时和17时到19时。
广州疾控中心指出,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疫苗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病例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因此,预防的核心就是斩断传播链——防蚊灭蚊。
文、图、视频|记者 朱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