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产业规模突破960亿元,广东预制菜何以持续走在前列?
7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正式启动。这是预制菜大会第三次落子佛山顺德,从打造“一桌菜”到构筑生态圈,见证了广东预制菜产业的三载迭代,动能升级。
羊城晚报记者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广东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960亿元,预制菜企业约8000家,全省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已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佛山预制菜产业近三年的跨越式发展,恰好是广东预制菜产业高歌猛进的一个缩影。回望预制菜风乍起时,佛山顺德即以一贯的先知先觉、快人一步风格,以国际博览会为平台、产业园为载体,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依托“佛山制造”实力,推动“世界美食之都”禀赋的工业化跃升。此次又以“媒体+”战略构建全球文化IP,在新消费时代,推动广东预制菜持续走在前列。
960亿元!广东预制菜“本土味”飘向“全球桌”
艾媒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广东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960亿元,占全国的13.7%,同比增长率超过28%;预制菜企业约8000家,占全国的11.9%。当前,全省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已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佛山大盆菜、汕头牛肉丸、湛江金鲳鱼、珠海海鲈鱼、梅州客家菜等地方特色预制菜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广东预制菜产业“三驾马车”的强劲驱动。
一是“小产业”撬动“大经济”,点燃县域发展新引擎。广东坚持“以产兴县、以链强镇”,推动预制菜与县域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当前,预制菜产业带动上下游超1.5万家企业协同发展。佛山顺德、珠海斗门、广州南沙等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成势见效,有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老手艺”融合“新科技”,跑出智造加速度。依托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广东攻克超低温锁鲜、风味物质保真等关键技术,让“广式烧鹅”“潮汕牛肉丸”“顺德双皮奶”等珍馐美味实现“锁鲜如初、风味不减”。“安全、美味、便捷”的品牌标签,正推动“广东预制菜”从区域美食走向全国餐桌。
三是“本土味”飘向“全球桌”,打响国际开放牌。2024年,广东预制菜全口岸出口额达317亿元,覆盖全球六大洲;“金牌年菜”出海行动中,广府盆菜等年俗美食成为海外华人“乡愁的滋味”、国际餐桌的“中国年礼”,真正实现“粤味出海、全球共享”。
产业密码:用“工业锅”炒香“农业菜”
“三年前,预制菜还只是一个‘风口’,今天,它已成长为年产值近万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有幸亲历并见证这一跃升,也有责任在此基础上竭力推动这一有意义、有价值的时代产业走高走远。”
三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征程中,预制菜产业已成为广东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引擎,更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预制菜大会是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观察产业迭代升级的一扇窗口。自2023年启幕以来,大会吸引超200个党政企业代表团齐聚佛山、共谋发展,已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翘楚结成紧密伙伴。
三载迭代,动能升级。以大会为桥梁,顺德、南海、三水三大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安井食品、袁记食品等头部企业纷纷抢滩入驻。顺德区围绕“一心两翼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深度推动“一园多区”建设,初步构建预制菜“农产品供应+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贸易销售+品牌推广+科技研发”的发展生态圈。
“首届大会以‘佛山一桌好菜’诚邀天下客,点燃了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第二届大会精心奉上‘招牌菜’‘拿手菜’‘致富菜’三道硬菜,推动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佛山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战表示,借第三届大会契机,佛山将立足产业基础扎实、底蕴厚重的优势,加强政策引领和服务,持续攻关核心技术,重点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质量认证,突破海外高端市场准入壁垒,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锻造产业策源、合作聚能、出海领航三个预制菜产业“新高地”。
佛山预制菜产业近三年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广东预制菜产业高歌猛进的一个缩影。
如何用“工业锅”炒香“农业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这么总结:“佛山以国际博览会为平台、产业园为载体,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依托‘佛山制造’实力,推动‘世界美食之都’禀赋的工业化跃升。彰显佛山的战略眼光、产业实力、创新魄力和产业建设的爆发力,在新消费时代,佛山预制菜产业的崛起,让人充满期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悦
图|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