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盯上了患者手术费?许昌爱尔因“贿赂他人”被罚12万
关心你、推荐你去爱尔眼科做手术的人,可能另有企图。信用中国网站近日新增了一例“爱尔眼科”的行政处罚。详细披露了爱尔眼科旗下一家医院是如何通过“贿赂他人”,从而达成经营目标的。
你的眼科手术费,可能已被盯上。
信用中国网站披露,在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为谋取更多的交易机会,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许昌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许昌爱尔”)自行制定了《健教服务部公卫渠道费用管理办法》。
“健教服务部”从名字来看,应为一个从事健康教育的服务部门。实际上,该部门在许昌爱尔扮演着经营部门的角色。上述管理办法中提到,“公卫渠道健康科普人员按年初下发的经营目标,扩大市场宣传范围,增加宣传形式,多找办法、敢多创新,不断的扩大影响力。”
在许昌爱尔,健康科普人员虽被冠以“健康科普”的名头,实则也为营销人员。而那些表面上热心或依靠自身地位,推荐你去许昌爱尔的人,可能也是为了“回扣”(转诊费)。
毕竟,许昌爱尔规定“在总成本控制的前提下,给予渠道最高不超过总营业收入(除药品)10%的营销费用,如当月营收100%完成,则可计提不超过12%的营销费用。”
这个诱惑有多大?从2022年6月下旬到2023年3月1日(期间上述办法停用1个月),大约7个月,就有181名患者以这种方式被介绍到许昌爱尔就诊,平均每个月约有二三十名患者。
推荐这些患者到许昌爱尔的人,共有79名。这79名推荐人中,有两人未能查明,其余77人均系个人、村医、民营医院工作人员。
从官方披露来看,这77人拿到的“回扣”似乎并不多,涉案总金额61380元,平均每人约800元。而许昌爱尔从181名患者身上获得经审计后的利润为78758.67元。如果医院利润不包括已给出的“回扣”,那么,医院利润与“回扣”总金额相差不多。简单讲,经推荐到许昌爱尔的病人,推荐人和医院利润约四六分账,力度不可谓不大。
这其中,还涉及违规使用医保基金3868元,已于2024年10月21日退还医保基金库。
财务制度是企业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石,对于企业合规性至关重要。作为上市公司的爱尔眼科,理应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无论许昌爱尔是否在上市公司体系中,爱尔眼科医院集团都有义务对旗下公司做好监督和指导。
不过,许昌爱尔通过财务手段掩盖了“贿赂他人”的目的。“在执行该办法期间,当事人按照每位患者手术费用的一定比例(一般按照总营业收入(除药品)的10%,小额项目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借用油料费、餐费等名义记入公司账目)”。就这样,“回扣”堂而皇之地入账了。
医疗服务不是普通商品。只以营利为目的,假如让不需要做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后果不堪想象。2024年,本报曾报道《爱尔眼科涉虚假证明、商业贿赂被曝光》,提到“被‘忽悠’做了白内障手术?一名患者实名举报3年未获一份书面回复”。至今当事人老卿仍然认为,自身并不需要进行白内障手术。
许昌爱尔眼科最终因“贿赂他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74890.67元、罚款120000元。而79名推荐人员因均不满足条件,未移交公安机关。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珊
图片来源 | 信用中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