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探班粤剧《最是女儿香》,看粤剧服饰中的锦绣风华

金羊网 2025-07-17

随着剧场的锣鼓点渐起,观众目光总会落在袭袭华服上——金线刺绣在绸缎上蜿蜒游走,珠片随身形转动,折射出璀璨光芒,水袖甩动间仿佛能听见历史回响。

粤剧服饰以明制服装为基础,在不断演变中展现着别样风采。其中,广绣的精致工艺为戏服注入了岭南特有的细腻——“疏而不空,密而不乱”的构图原则,在蟒袍的云纹海浪间得到完美诠释。

粤剧服饰种类繁多,从蟒袍到靠背,再到褶子、开氅、官衣、帔衣,每一件都饱含历史底蕴和精湛工艺。其中,装饰着毛绒绒边、和彩球的粤剧南派大靠,是二十世纪30年代由著名文武生桂名扬根据京派大靠的款式改良而成。演员可以通过武打动作,将服饰上的装饰带动起来,使得表演更具有灵动感。

展馆内特别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独有的珠片绣戏服。与其他时期的戏服不同,珠片绣戏服用人工将各色珠片、珠筒钉上各种图案花纹,在舞台灯光的作用下,戏服闪闪发光,十分耀眼,盛行一时。但由于装饰复杂,使得服饰变重,演出时又会缠绕住演员的头饰,影响表演,后被逐渐淘汰。

这次探班广东粤剧院,恰逢粤剧《最是女儿香》剧组排练。该剧以跨越六世的“香缘”为纽带,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因香结缘,以香为凭,寻寻觅觅,相恋相知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一香一念越千年”的深情画卷。莞香袅袅,衣袂翩跹。该剧的服饰更是细致考究,不论先秦曲裾还是唐三彩襦裙,都在无声述说着它们的故事。

粤剧作为岭南大地的文化瑰宝,粤剧服饰更承载着岭南文化的集体记忆与审美密码。有时演员还未开口,服饰就已道出了角色的身份、性格与命运。或许,每一件戏服就像时空飞船,它们载着岭南文化的基因,驶向未来的彼岸。

策划 | 郑华如 周乐瑞

统筹 | 郑紫薇

文字 | 惠天骄 黄宙辉

主持 | 惠天骄

拍摄 | 赵翊辰 惠天骄

剪辑 | 惠天骄 林润祺

封面 | 赵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