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民俗文脉赓续 深圳向南村侯王诞祭典盛启
5月20日,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向南社区向南村沉浸在一片热闹非凡的氛围中,盛大的向南侯王诞祭典活动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村民与民俗文化爱好者纷至沓来。向南村村民郑锦东告诉记者,侯王诞是向南人的特有节日,在这一天,能看到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海内外的宗亲无须邀请,都会在祭典日返乡。
向南侯王诞祭典,宛如一颗历经 300 多年岁月打磨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祭典所供奉的侯王是明末大将陈忠勇。他虽出身平凡庶民之家,却怀揣着一颗滚烫的为民之心,奔走疾呼,为民请命,凭借卓越功绩获封侯爵,死后更是被尊奉为民间庇佑之神。往昔,向南村村民靠海而生,为祈求出海平安顺遂、风调雨顺,便建起侯王古庙虔诚敬奉,悠悠岁月里,那袅袅香火从未断绝。
活动启幕,精彩瞬间接踵而至。5月19日,祭典首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醒狮巡游贺诞率先登场。只见灵动矫健的狮子,在侯王古庙、郑氏宗祠与向南西街间穿梭跳跃。它们时而眨动炯炯有神的眼睛,时而摆动毛茸茸的身姿,栩栩如生的模样,仿佛赋予了古老街巷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整个祭典拉开了热闹非凡的序幕。
5月20日午后,暖阳倾洒。侯王古庙前,庄重肃穆的祭典仪式正式开始。村中老者神情虔诚,代表全村老少缓步上前,献上祭品,恭恭敬敬地祭拜侯王。群众依次有序拜祭,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祈愿。紧接着,醒狮贺诞、采青等环节轮番上演。舞狮团队成员配合默契,狮子在他们的操控下,或腾空跃起,或俯身探取,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叹与喝彩,掌声如潮水般经久不息。
深圳市南山区人大代表、山东商会会长王立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南山区政府的重视下,向南村的这一民俗文化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王立新也建议,政府可以通过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的方式把古树、古建筑、历史文化保存下来。“作为香港青年参加这种文化活动是非常开心的,在香港很少接触到这种非遗。”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委员、香港南山联谊会会长刘嘉发说,这些活动可以令更多的香港青年融入深圳、融入大湾区,在生活中体验风土人情中的文化。
当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色,大盆菜聚餐开始。邻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的大盆菜香气四溢,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浓浓的温情与和睦在每个人心间流淌。
夜幕再次降临,向南社区舞台上灯火辉煌。民间文艺晚会璀璨开场,武术表演刚劲有力,拳脚生风间尽显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婉转悠扬的粤剧唱腔,如潺潺溪流,将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轻盈优美的舞蹈表演,似彩蝶翩跹,舞出了生活的多姿多彩……一个个精彩节目应接不暇,将祭典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向南侯王诞祭典,作为深圳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南山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入选深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侯王古庙也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侯王诞不仅早已超越了祈福范畴,成为维系宗族情感的时空坐标,还从向南村的“村落记忆”,沉淀为了深圳的“城市遗产”。此次祭典活动,不仅是传统民俗的生动延续,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与大力弘扬。它如同一座桥梁,紧密连接起过去与现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为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古老的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记者 沈婷婷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