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外贸、物价、就业、房地产等,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5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从下阶段情况看,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比较多,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但付凌晖强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聚力攻坚、积极应变,创新动能继续成长,经济持续回升具有较多有利条件。
4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1%
以旧换新大幅增长
付凌晖提到,4月份国内需求稳步扩大,市场销售稳步回升。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纵向看,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对相关商品销售带动作用比较明显。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居民消费品质要求提升,也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增长。
受假日出行需求旺盛带动,居民旅游、出行、通讯等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1—4月份,交通出行、通讯信息、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网上零售、即时零售等新业态高效便捷受到消费者欢迎。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继续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宏观政策效果显现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上涨0.1%。分类别看,八大类价格中,7涨1降,多数类别保持上涨,仅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9%。
付凌晖指出,CPI同比小幅下降,主要是受国际油价下行对国内价格传导影响。CPI环比由降转涨,主要是受食品和出行服务回升带动。其中,部分肉类、水产品和鲜果价格环比上涨,带动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受需求回暖和假日因素影响,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环比上涨在3.1%和13.5%之间,也带动CPI环比上涨。
“观察价格变化,不仅要看CPI总的变化,还要看核心CPI的变化。”他表示,动态来看,1—2月份、3月份和4月份核心CPI同比分别上涨0.3%、0.5%和0.5%,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反映出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国内需求扩大对价格拉动作用增强。
付凌晖进一步强调,也要看到,当前物价总体上还处在低位运行,这会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影响居民就业增收。因此,推动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很重要。
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
连续两个月下降
就业稳定关系千家万户。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产业发展向好、新动能成长壮大,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政策加力实施,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就业总体稳定。
从失业率变化看,受春节因素影响,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但随着春节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增多,农民工外出务工继续增加,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提升,3、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下降。
从总体情况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在下降。
从重点群体看,农民工和青年人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4月份,全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4.7%,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也是连续2个月下降。
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
今年以来,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付凌晖介绍,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从增长面来看,4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八成。
在此基础上,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3%和19%,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60.7%和29.5%。
工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焕新提速,相关行业和产品快速增长。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较好,4月份,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8.9%和61.8%。智能产品生产快速增长,4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2%和29.3%,大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5%。
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扩大,助力工业生产增长。在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4月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包装专用设备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4月份电动自行车、液晶显示屏等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付凌晖指出,下阶段,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各项支持工业发展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5.6%
外贸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撑
数据显示,1—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4%,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从当月来看,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5.6%,其中,出口增长9.3%,保持了较快增长。
谈及中美贸易对整体外贸的影响,付凌晖表示,4月份,尽管对美贸易出现下滑,但我国外贸多元化发展,对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加快,有力支撑了外贸持续增长。
1—4月份,我国和东盟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2%,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9%,加快1.7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民营外贸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1—4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6.8%,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好于整体外贸形势。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较好。1—4月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5%,比一季度加快。
“在外部冲击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外贸能够顶住压力持续增长,反映出了产业基础坚实的支撑能力,体现出外贸快速调整的应变能力,展现出稳外贸政策的保障能力。”付凌晖认为,下阶段,中美大幅降低关税,有利于双方贸易增长,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1—4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
房企开工建设出现改善
从房地产情况来看,受到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等因素影响,不同城市有不同变化,但是房地产市场保持总体稳定。
付凌晖指出,去年四季度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多项稳楼市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购房成本,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以来,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房地产市场继续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从4月份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交易和价格基本稳定,部分一、二线城市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1—4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8%,降幅比1—3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三线城市略有下降;各线城市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随着房地产销售回暖,房地产企业商品房库存减少,开工建设出现改善。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继续减少,连续两个月减少。1—4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比1—3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在调整转型过程中,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仍待进一步释放,部分地区房地产去化压力较大,促进房地产回稳仍需要继续努力。”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强化政策协同发力,持续加大“好房子”建设供应力度,积极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和保障房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文|记者 王莉 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