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广东“四普”有序推进,新发现文物古迹陆续公布

金羊网 2024-09-14

当前,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实地调查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中。其中,韶关市始兴县率先完成实地普查任务,领跑全省。与此同时,广东各地新发现的文物古迹陆续公布——

佛山南海: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8处

截至8月30日,佛山市南海区新发现金山公园窑址、学正黄氏大宗祠等不可移动文物8处。南海区普查队伍由区文广旅体局和南海区博物馆业务骨干构成,分成两支普查队按片区开展工作。

为准确摸清文物家底,落实保护第一要求,在普查过程中,南海区围绕文物本体、附属单位进行拍摄测量、卫星定位、图像绘制、遗址点位打点等工作,切实掌握文物的保护状况、空间地理、使用情况及基本信息。并主动结合基层情况,加强与百姓交流,细心了解核定文物线索,做到“应录尽录应保尽保”,为今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奠定基础。

下一步,南海区普查队将继续对全区不可移动文物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确保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韶关始兴:新发现35处文物点位多为客家围楼

罗所村黄屋围楼 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今年5月,韶关市始兴县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8月30日,始兴县在全省率先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其中复查“三普”点位422处,复查率100%,新发现文物点位35处,主要为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及近现代代表性建筑。

记者获悉,新发现的35处文物点位主要为古建筑、古文化遗址、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其中大部位为保存较好的客家围楼,罗所村黄屋围楼、始兴县东郊场粮仓是此次新发现的代表性文物线索,也是始兴县作为“围楼之乡”“粤北粮仓”文物资源特色的体现。

普查队员开展实地调查工作 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广州番禺:文物普查有新线索139处

据番禺区文物办消息,番禺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在汀根村一处农庄,一个形似“天桥”的建筑物矗立在池塘边。这个布满沧桑的历史建筑名为汀根灌溉渠道,是此次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一个新发现。

汀根灌溉渠道 图源番禺融媒

灌溉系统由渠道和电动提水站组成,从市桥水道莲湖涌抽水,到山半腰,水往低流能覆盖100多亩农田,至20世纪90年代还在使用。

番禺区文物普查办副主任胥雪松介绍,从今年5月底番禺区启动文物普查以来,类似“天桥”这样的新线索就有139处,是此次文物普查的重要收获。

文 | 记者 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