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特长生“集中且多元”时代来临:项目和学校集中、小众项目丰富
4月8日,广州中考特长生开始网上报名。今年政策大变,宣告特长生“集中且多元”的时代来临:招生学校/校区减少7个,足球、篮球、美术等传统大项的招生学校亦有所减少;招生人数最多的足球是“硬通货”,在省市属学校402人的体育特长生招生名额中就占了15.4%,不过,招生学校从77个集中至43个;不少学校的招生项目减少,但单项招生名额增多;区属学校小众项目丰富,毽球、手球、射击飞镖、非遗粤歌、非遗广彩、非遗剪纸、非遗灰塑、古琴、粤剧、版画、剪纸、压花等选择多多。
聚集
特长项目:招生学校集中
2024年广州市体育艺术特长生自主招生学校97所(含校区),招生计划共3400个。体育1868个,其中体育后备人才计划不超过416个;艺术1532个。与2023年相比,招生学校(含校区)减少7所,招生计划数增加了242个。
从招生项目数看,体育的足球、篮球、田径、游泳和排球是特长生招生大项,2024年此五类项目总体计划量不变,但足球招生学校从2023年的77个集中至43个,篮球项目从51个集中至38个,田径项目从46个集中至26个,游泳从27个集中至20个,排球保持稳定。艺术招生人数最多的项目仍然是美术,交响乐、民乐、合唱、舞蹈等项目招生计划有增加,但美术项目招生学校从42个集中至27个,交响乐项目从29个集中至21个,合唱项目从33个集中至24个。从区域布局看,体育的足球、篮球、田径三个大项,艺术的合唱、交响乐、民乐、美术四个大项各区基本均有布局;部分项目考虑区域特色优势,布局学校略多。
小众项目类别多了。与2023年相比,新增攀岩、高尔夫、体育舞蹈、飞镖等4个体育项目及6个艺术类非遗项目。
学校:招生项目相对减少
从区属龙头学校招生数据特点,可以看出学校减少招生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往前冲的趋势。
番禺区仲元中学招收67人,增8人。减了游泳、毽球,增设了民乐。
海珠区五中招收49人,增1人。减了田径、篮球、羽毛球、管弦乐、舞蹈。
黄埔区玉岩中学招收59人,增17人。减了羽毛球、网球、合唱、语言艺术,增设了交响乐、非遗剪纸。
荔湾区真光中学两个校区共招65人,增2人。本部校区减了击剑、篮球、语言艺术,汾水校区由艺术体操变为击剑。
越秀区七中招收62人,增21人。减了健美操、游泳、网球、管弦乐、美术,增设了女子足球、合唱。
天河区广州中学招收51人,减34人。减了游泳、羽毛球、篮球、排球、京剧、合唱、语言艺术。
白云区培英中学两个校区共招72人,增20人。减了田径,增设了击剑、民乐。
花都区秀全中学招收34人,减20人。减了篮球、管弦乐、合唱、美术,增设了羽毛球。
南沙区南沙一中招收14人,增4人。减了足球,增设了啦啦操、跆拳道。
增城区增城中学招收22人,增5人。减了篮球。
从化区从化中学招收40人,增20人。减了田径,增设了男子篮球。
原因:调整布局 增强后续培养能力
特长生招生聚集趋势的原因,是广州调整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学校布局。广州市教育局表示,实施普高阶段体育美育“一条龙”培养学校战略,经遴选出的体育美育“一条龙”培养学校即广州市高水平学生体育美育团队,具备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未入选的学校不具有特长生招生资格。
此外,政策规定,同一项目区内布局学校不得多于3所。除足球、篮球、排球项目,足球、篮球、排球集体项目男女队可分开布局,男女队布局学校各不多于3所。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针对之前特长生招生学校分散、计划完成率较低、后续培养能力不强等情况,遵循“总量稳定”原则,在保持全市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项目、招生计划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对全市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学校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体育后备人才:田径和足球是招生“大户”
今年在原有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类别的基础上,新增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类别,招生计划不超过416个。分布在哪些学校和项目?好消息是第一梯队高中和区属龙头学校基本设置了升学通道。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省市属学校中,10所学校的15个校区招收体育后备人才。分别是:广东实验中学(白云校区)招收男子篮球、男子足球、乒乓球、无线电测向,荔湾校区招收项目是羽毛球、游泳、田径、网球;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石牌校区)招田径、游泳、男子足球,知识城校区招男子篮球、羽毛球;广东广雅中学(本部校区)招田径、羽毛球、男子篮球、女子篮球,花都校区招男子足球、游泳;广州市执信中学(执信路校区)招男子足球,天河校区招男子篮球、羽毛球、游泳;广州市第二中学招游泳、科技体育;广州市第六中学(海珠校区)招游泳,从化校区招男子篮球、男子足球;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招男子足球、田径;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招健美操;广州协和学校招男子篮球、啦啦操、冰雪运动;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招女子篮球、游泳、田径、击剑。
对于省市属学校来说,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几大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羽毛球。一些学校招收相对小众的项目,例如击剑、冰雪运动、科技体育等。
此外,10个区的区属学校招收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越秀5个学校/校区、海珠6个、荔湾4个、番禺7个、白云6个、黄埔2个、天河4个、南沙6个、花都2个、增城1个。
从项目来看,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一共招收26个项目,按招生名额从高到低排序:田径招收人数不超过80人、男子足球73人、男子篮球52人、游泳37人、女子足球26人、女子篮球25人、羽毛球20人、男子排球11人、女子排球11人、跳绳10人、健美操9人、武术8人、乒乓球8人、网球8人、啦啦操8人、冰雪运动7人、击剑4人、手球4人、跆拳道2人、无线电测向2人、射击2人、曲棍球2人、艺术体操2人、定向越野2人、棒垒球2人、科技体育1人。
成绩方面,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不低于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
省市属学校:不同校区招生项目不同
今年新增3个省市属学校校区招收特长生,分别是华附知识城校区、省实白云校区和六中从化校区。
2024年省市属学校特长生招生计划775个,比2023年增加123个,其中体育特长生计划招收402人,艺术类特长生计划招收373人。
华附石牌校区40人、知识城校区24人,而2023年特长生总招生人数是44人。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去年少了美术特长生招生,并且所有体育项目都给出了体育后备人才的招生计划。除了游泳项目计划招生人数不变之外,其他特长生项目招生人数都有一定程度增长。
省实白云校区特长生招收50人,荔湾校区55人,共105人。相比去年的84人增加了21人,但少了武术、健美操、语言艺术三个项目的招生。
广雅共招93人,增21人。相比去年,本部校区增设女子篮球项目;花都校区减掉了无线电测向和航空模型,增加了科技体育、语言艺术,足球项目改为男子足球。
执信共招78人,执信路校区招生人数从12人增加到24人,天河校区从69人减少到54人。减了田径、乒乓球、语言艺术、美术。
二中共招43人,减少14人。项目也有所减少,体育方面减了网球、羽毛球、田径、足球、无线电测向、航空模型6个项目的招生,增设科技体育招生;艺术方面减管弦乐和合唱,增设了交响乐。
六中两个校区共招86人,增20人。减了田径、乒乓球、排球、羽毛球、武术、管弦乐,增设了定向越野、交响乐和美术。
广大附中招59人,增16人。减了羽毛球、民乐和舞蹈,增设了攀岩。
铁一招116人,增19人。减了足球、田径、跆拳道、管弦乐,增设了交响乐。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项目需要团体训练,因此有多个校区的学校通常把不同项目安排在不同校区。例如华附将田径、游泳、男子足球、合唱放在石牌校区,篮球、羽毛球、舞蹈放在知识城校区。省实男子篮球、男子足球、乒乓球、无线电测向、合唱和民乐划分在白云校区,羽毛球、游泳、田径、网球、交响乐和舞蹈放在荔湾校区。执信的舞蹈特长生放执信路校区,交响乐和合唱放在天河校区。
从项目来看,足球是“硬通货”,绝大部分省市属中学都设置了男子足球项目的招生。省市属学校总共402人的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中,男子足球共计划招收62人,占比15.4%。
区属学校:小众项目丰富
区属学校数量众多,自然项目也更丰富,尤其有很多小众项目,考生和家长可以关注。
除了传统大项之外,还有女子排球、女子足球、棒球、毽球、射击、跆拳道、手球、体育舞蹈、高尔夫球、曲棍球、跳绳、射击飞镖、艺术体操、棒垒球、非遗粤歌、非遗广彩、非遗剪纸、非遗灰塑、古琴、粤剧、版画、剪纸、压花等。
从广州11区来看,体育特长生招生布局最多的是番禺区,达203人,其中有三所学校只招收体育特长生,分别是广州市番禺区大龙中学、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艺术特长生布局最多的是越秀区,达179人。
各区体育和艺术特长生招生人数分别为:越秀179人、179人;海珠145人、85人;荔湾区117人、113人;天河135人、95人;白云区134人,104人;黄埔135人、136人;
花都157人、132人;番禺203人、129人;南沙147人、67人;从化38人、46人;增城76人、73人。
文 | 记者 蒋隽 实习生 何文涛 张慧 焦枫格